微信分享图

1773 林风眠 50年代作 专诸刺吴王(鱼藏剑)

专诸刺吴王(鱼藏剑)
拍品信息
LOT号 1773 作品名称 林风眠 50年代作 专诸刺吴王(鱼藏剑)
作者 林风眠 尺寸 68×68cm 创作年代 50年代作
估价 1,2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1,320,000
材质 纸本彩墨 形制

签名:林风眠。
说明:作品由原藏家直接得自林风眠学生。
林风眠五十年代画戏剧与好友关良的感染有关,在艺术上却彼此大相径庭。关氏偏重于传神和语言形式的幽默感,林氏偏重于装饰性的造型及色彩的现代意趣。林风眠创作于五十年代初期的“鱼藏剑”虽然带有明显的实验痕迹,但仍别具一格,与任何他人都不雷同。
作为20世纪的中国画家,林风眠是在融合中西基础上的中国现代绘画的开创者。林风眠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与同时代的其它画家不同。他对待外来艺术的态度并不是 “西体中用”,可以说是“西器中用”。虽然有人认为他是以西方艺术的视角切入本土绘画,在欧洲绘画观念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绘画资源,但不能不承认,林风眠的绘画确实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精神、强烈的现实情怀的中国现代艺术。
艺术不是手艺,它是由技艺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境界,而在这方面,林风眠在现代中国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何怀硕对此有很好的解释:如果说艺术应该具备独物人格精神、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三个要素,那么“林风眠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无疑是最圆满的典型”。当然,中国现代绘画实际上在不同艺术观众之下表现出多种形式,林风眠所开拓的不是唯一的道路,但确实是可以让艺术家走下去的一条路。
作为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林风眠坚守他自己的人文理想。林风眠之路不仅是艺术探索之路,也是精神价值追求之路。他虽然如鲁迅所说的“舍生求法”,也没有像一些思想家那样对现实生活作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理性批判,但他在极左思潮甚嚣尘上的时候保持了勇敢、高尚的沉默,而这是同时代有些文学家、哲学家没能做到的。因此,在他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可以问心无愧地让后人将他的骨灰用作“养花的肥料”。
——水天中(美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