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057 史国良 2000年作 天放晴 镜心

天放晴
拍品信息
LOT号 0057 作品名称 史国良 2000年作 天放晴 镜心
作者 史国良 尺寸 123×243cm 创作年代 2000年作
估价 400,000-450,000 成交价 RMB 448,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出版:1.《史国良新作集》p1 文雅堂-集古斋-祁遇记联合策划出版
2.《二十世纪主流人物画家创作丛书——慧禅》P63 大象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3.《当代画僧慧禅的艺术解析》史国良著 P73 图版122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款识:草原。庚辰初春慧禅和尚画于北京。
印文:史、国良、释慧禅
深入生活与关爱众生
作者:孙克
作为人物画家的史国良,他所从事的艺术要求他关注人生,在人的生活行为中去观察、寻求、捕捉和思索自己感兴趣并适合个人画路的形象和启动创作行为的契机,这就和前人画些山水花鸟来寄情颐性迥不相同。近代学者王国维将诗人分为客观的和主观的两大类,认为“客观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而“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引申一下。当下人物画家也可分为“主观的”和“客观的”不同,如有人随意把人物主观夸张处理,只作为自己发泄情绪的“材料”,这也是“主观”。看来,史国良的艺术方法决定了他属于“客观之诗人”,我们试看他表现藏族妇女织地毯的劳动场面之作《五彩云霞》,表现藏族妇女在青稞成熟季节的劳作与休息场景的《金秋》。在这些相对客观的生活场景中所寓含着的是朴素单纯的欢快情绪与平凡人生的表述。从中可以看到画家写实功力的扎实和他从自然真实中撷取美感的艺术特征。史国良在八十年代创作了表现藏族宗教生活的作品《刻经》,获得二十三届蒙特卡罗艺术大奖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奖”,开始把目光集中在藏族同胞精神生活最基本的宗教信仰方面。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胞,在相当严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世代繁衍生息。在佛教教义观念影响下,对生老病死和人生苦乐观都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传统,也是我们难以完全理解的。是他们的善良纯真的人性,虔诚信仰的坚定精神,深深打动了史国良这颗易感的心。他后来创作的一系列这方面的作品就从更宏阔的视角和更深入地刻划中逐步取得更突出的成绩。
对于身为佛教徒的画僧和深受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影响并取得重大成就的画家,我认为对史国良来说,这二者中间并无矛盾冲突。首先,我不愿意妄言画家史国良成为佛教徒之后就一定立即做到消除尘念“四大皆空”。所谓看破红尘,看透因果并不等于完全脱离当今的社会,何况佛教教义中的普度众生的终极意义还是关爱人类乃至一切有生命之物。我感到成为画僧的史国良在艺术的追求方面明显的更为执着,在不断消除俗念的同时对艺术更为虔诚与投入,在这一点上,应该说他会与历史上的著名画僧们衣体相传。当然,做到这一点,一定要信念坚定,持戒严格,定力深远。史国良关注人物,关爱藏胞的人生疾苦和灵魂的追求,通过自己的艺术生动地形象地向世界上更多的人展示他们的善良、单纯、美的和可爱的内在的本质和生动的形象,我不懂佛学,但我不禁想到,这里就有佛性吧。这和那种主观的突出乃至扭曲夸张他们种种落后状态的猎奇之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史国良的艺术里,又让我看到这位老同学天真可爱,善良单纯的性格特点,史国良仍是史国良,他没有变,在和他的接触交谈中,又感到他变化很大,在他的目光深处,我感到有一种看穿人生,洞悉世情,从而使自己跳出种种烦恼达到一种清净和明慧。最后还有一点:他的精神更多地用在了他的画上。他和我说,他在修炼,他的舍利子就是他的画,我想这点是不是意味着,有朝一日他即使寂灭了,他的舍利子--那些画,还会永远地存在下去,应该是他的信念。是的,史国良变了。(节选自:《深入生活与关爱众生》)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