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373 吴冠中 1985年作 山菊花

山菊花
拍品信息
LOT号 0373 作品名称 吴冠中 1985年作 山菊花
作者 吴冠中 尺寸 55×45cm 创作年代 1985年作
估价 5,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6,440,000
材质 布面 油画 形制
出版:《风筝不断线 缅怀吴冠中先生经典作品收藏大展Ⅱ
——来自全球华人珍藏》P20 保利艺术博物馆 2011年
《保利通讯》第26期封面 2011年
签名:荼 八五
展览:2011年9月 艺术北京 风筝不断线——缅怀吴冠中先生经典作品收藏大展 北京农展馆
说明:洛杉矶著名华侨黎政弘先生收藏。附艺术家与藏家及作品合影。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当菊花开遍大江南北之时,正是西风萧瑟,蕊寒香冷的季节。山花烂漫的日子是一抹黄,一抹白的渲染,一道道的油彩,浸润在眼里,是一份过目不忘的情怀。吴冠中笔下的山菊花,在油画的笔触下依然拥有那份傲寒独立的神态。不惧西风狂烈,只留一份香气缭绕。那朵朵山菊花虽然有着油画的笔触,却依然保持着那份传统的气节,依然是民族心底里那种伟岸的存在。
一直致力于油画中国化的吴冠中在这幅油画中泼洒着他的笔墨。油画,典型的西方画的技法,菊花,中国传统四君子的的存在。 两种文化的代表在一幅画纸上完美融合。而正是吴冠中的那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才会让这幅画出现在观者面前。他执着的守望者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因而才会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努力,那漫山遍野的菊花早已超脱了具体的存在,而是一份精神的表达。
菊,花之隐逸者也。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淡雅却不失其刚强的山菊花,在心中牢牢扎下了根。吴冠中的这幅山菊花,用油画的构图去描绘。色彩鲜艳,却不失其纯朴。一块灰暗的巨石,几株凋零的枝干,显示季节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寒风中万物凋零但菊却一直傲然存在。无关乎风霜,只因心中不惧一切。几抹黄色的油彩,随意点缀,但却是氤氲着花蕊的清香。构图疏密相间,白色的花或紧密相拥或彼此相距却在总体上有一种心旷神怡的美。
菊花,世人心中傲然于世的存在。在吴冠中的笔触下,更昭示着他笔墨技法的纯属。不管什么技法都能去表现传统文化的气息。正是他的博大精深之处。(丁亚雷)
注:《春日山居》、《池塘春柳》(见参考图)为北京保利2011年第16期精品拍卖会拍品,与《山菊花》为同一藏家。
野菊
文/吴冠中
草丛中,石隙间,小路边,野菊开得欢,是孤芳自赏吧,因不易引人留意,匆忙的人们没工夫看这些细碎小花。我们在农村劳动,在一色苍黄的泥土间耕作,偶见黄土里冒出一簇野花,虽是小小的花朵,色彩也并不夺目,但却感到灿若星星,亮如珠宝。道是无华却有华,我发现了钟情的题材。
但美丽的野花是分散的,东窜西爬,全不照顾画家写生的困难。我竭力选取较集中的浓郁团簇,照猫画虎,扩大其面积与威力,构成座山雕式的野菊王国。移来石块,既伴君王,又当卫护,更重要的任务是以其宽畅之面的单纯对照繁花之稠密。纤纤高高的细草交错了整个画面,加强了草莽家乡之本色。细草,坚劲而细长,油画笔对此无能为力,用尖刀刮出,既增添了层次,又赋以俏巧。
作完该幅画,读到王进家同学写的一首关于野菊的诗,感到诗与画之间有通感,便改了他的诗,作为这幅画的注脚:
野菊花
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
亮晶晶,胜娇艳,青红黄白皆常见。
池畔、沟旁、大路边,
乐与杂草长相伴。
莫道瘦,根深叶茂总劲健,
不识施肥与浇灌。
展枝着花总随便,
都缘无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