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375 吴冠中 1989年作 塞纳河岸(二)

塞纳河岸(二)
拍品信息
LOT号 0375 作品名称 吴冠中 1989年作 塞纳河岸(二)
作者 吴冠中 尺寸 61×50cm 创作年代 1989年作
估价 6,500,000-8,500,000 成交价 RMB 7,475,000
材质 布面 油画 形制
出版:《吴冠中作品集——东寻西找 新航道》P40(图版) 日本艺术新闻株式会社 1992年
《中国近现代名画家集——吴冠中》 P150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4年1月
《吴冠中精品展》P17页(图版)1996年
《吴冠中128油画集》P141(图版)新加坡艺达作坊1996年
《吴冠中艺术展作品集》P80(图版)广西美术出版社 1999年10月
《吴冠中作品收藏集Ⅰ》P128-129(图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
《吴冠中全集Ⅲ》P257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年8月
签名:荼 八九 SEINE
展览:1992年11月 吴冠中画展 日本东京三越画廊
1996年11月 吴冠精品展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东西文化的和谐体现
文/丁亚雷
流经巴黎市区的塞纳河一直就是这座城市的标志。经历了无数代人洗礼的塞纳河,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法国文化的体现。吴冠中在法国留学的日子里,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受到了西方古典与现代的冲击。而这条纳塞河带给吴冠中的是无尽的想象与思念。一河流经繁华的市区,几株大树在河边随风摇曳,若不是河边的欧式建筑人们好像不会想到这是一条流经欧洲的重要河流。碧蓝的天空,淡淡的白云,河柳倒影仿佛让人们想到了江南水乡的烟柳画桥。而西式的建筑耸立河边将人们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欧洲。
一直就致力于油画中国化的吴冠中,在这幅画中已经基本实现了他的理想。油画的笔触,西方的题材,欧式的建筑但却做出了国画的气息,一种没法想象的成就,在吴冠中的画笔下的到了完美的体现。正是他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在法国所接受的扎实的油画功底的影响,在两种环境的熏陶下的吴冠中使东西的文化风格在他身上融合在了一起。而这种深厚的功底让他在绘画的领域里游刃有余,尽性发挥,已经不受题材的限制,而自由挥洒笔墨。
一弯虹桥横架大河,桥是水的灵性的体现,水上有了桥才会有那么多的故事的发生,才会有无数的联想。清风徐来,水波不惊,只有柳树上的淡淡青丝在随风摇曳。淡淡的动的存在,让画面更加清新淡雅。灰色调的建筑,欧式的风格,体现在欧洲的风景。油画的细腻的笔触在吴冠中的笔下,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有了一种别样的风采,文化的冲击与融合在这幅画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好美的欧式风景,经得起时间的冲刷。
天淡云闲的画面,清新淡雅的风格,更多的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不同的两种深厚文化的积淀,在吴冠中的胸中得到了融合,而这种融合又体现在了这幅画里。
1989年春回到巴黎写生一月,旧情脉脉,返国后发表了一篇巴黎札记,我想我向巴黎永远告别了。不意巴黎市立塞纽齐博物馆(东方艺术博物馆)邀我1993年在该馆展出新作,并以市长希拉克先生的名义授我以巴黎市金勋章,因而又见巴黎。
……
纽约人在北京似乎很平常,而北京人在纽约引起国内外华人,甚至洋人的关注,因100年前美国就立了排华法案,虽然1943年撤销了这条法案文字,但华人总是处于被排的境况。北京人在巴黎自然也不同于北京人在北京,当自己家里吃饭尚有困难时,显然不欢迎不速之客。有本领的人,像为卢浮宫建造了玻璃金字塔的,毕竟是少数,而多数想淘金的,则摸错了门。须知:在法国学华语的人愈来愈多,他们想到东方来淘金吧,我们这里没有排外情绪,也许会成为他们的乐园。50年代我从马赛乘船返国,内心充满矛盾,似乎是冒着险投向未来;80年代曾两次乘飞机离巴黎返国,均怀着说不尽的感触与企望;这次飞离灯光辉煌的巴黎,却感到了飞回明日更辉煌的祖国。告别两次授予我金勋章的法兰西,思绪万千,在机舱里一分钟也未能入睡,黑夜如此之短,巴黎时间才3点钟便见旭日东升了。(吴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