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228 夏昶 湘江过雨图 手卷

湘江过雨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228 作品名称 夏昶 湘江过雨图 手卷
作者 夏昶 尺寸 题跋26×102cm;画心26×407cm 创作年代 --
估价 7,500,000-9,000,000 成交价 RMB 8,97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四)》,第57、58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著录:1、《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第10册p1715-1717
2、《历代著录画目正续编》(上)p434
3、《国宝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杨仁恺着。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p 147、p375
题跋:(一)古人之以墨竹见称者,自唐王摩诘、王子正之后,在宋则有文与可、苏子瞻,元则有柯敬仲、李息斋、顾正之、张敏夫、刘广之、宋好古。国朝永乐间以写竹见称于缙绅间者,则有中书舍人晋陵王先生孟端焉,先生之作直欲轶古人而过之,有得其所写者,若获夜光拱璧。今太常卿吴郡夏公仲昭,学于先生,深造其三昧且有出蓝之誉,尤所以为难得也。中外士大夫持缣素叩公之门,求之者无虚日。得之则以为喜,诚如少陵诗所谓“王公贵人得笔迹,便觉屏障生光辉”者是矣。兹偶观公所写潇湘□雨图一卷,睹其烟梢雨叶、参差掩冉、直干横枝、纷枝错纵、千态万状,端倪莫测。而其疏密浓淡,重叠欹侧,远近高下,各有意趣。而又汀洲映带,水波滉漾,依稀风雨之声,萧飕淅沥,回薄顷泂,听之无穷。溟蒙香霭之景,览之无际,恍若泊舟湘川之曲,令人宦情乡思之不可遏也。凡若此者,讵非天机精到,得心应手,造化生于笔端,有莫知其然而然者欤?虽然世之植物伙矣,君子深有取于竹焉,何也?岂非以其虚心劲节,不为霜雪之所侵凌,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耶?仲尼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竹亦松柏之俦类,其为君子所取,不亦宜乎?以故见咏于卫风之诗,而东坡苏子亦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而晋之王子猷尤所酷爱,凡其居作之处,即令植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均(君)乎?”以此君称之,其爱之也至矣。是以不问主人径造竹所,虽被诮让而不以为怪,非所谓爱竹成癖者耶?若夫竹溪之六逸,竹林之七贤,其中率多沉湎荒酣,依阿养望,不循绳检之士,不过假竹之清,以适其疏狂旷荡之怀耳,其心未必有所取乎竹也,固非礼法君子所宜尚也。竹而有知,又岂以(其)即为悦也哉。(见)斯又言外之意,并书以为之记,时天顺元年丁丑孟秋之吉,讷翁书于苍雪轩。钤印:圭壁图书、自娱道人
(二)右墨竹卷,夏太常写赠琴川陈翁羽伯,余盖得之羽伯之子惟孝。今以奉东江太史陆先生,可谓清风来故人也。羽伯当时高士,仲照执友,博古精篆刻创制铜朴印章,吾衍去后,仅见其人。已卯(1519年)十二月钱仁夫志。
鉴藏印:嘉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四)”,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说明:钱仁夫题跋。钱仁夫(明)字士弘,号东湖居士,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弘治十二年(1499)登进士,时年五十四。授都水司主事,迁缮部员外郎,内行修谨。刘瑾专政,引疾归。放情诗酒,曾纳诗于生圹中,铭曰「诗冢」。字学四体皆善。画山水竹石有逸致。卒年八十一。
夏昶(1388-1470年),字仲昭,号自在居士、玉峰,江苏昆山人。原姓朱,名昶。永乐十三年举进士,正统中官至太常封少卿。为官四十余年,天顺元年去职还乡,以书画自娱而终其身。善墨竹,师承王绂而稍变化,烟姿雨色,苍润洒落,偃仰浓疏,合乎适度,时推第一而名驰域外,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誉称。亦工楷书。
湘江过雨 一卷两地
—《湘江过雨图》卷小考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王健
此《湘江过雨图》卷画心高26厘米,长407厘米,题跋高26厘米,长102厘米。墨笔画湘江滩渚、悬崖激湍,坡石幽篁。流水滩渚之间,以深浅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水滨老竹新篁。烟雨竹篁,迎风摇曳,偃仰纷披,烟姿雨色,水活石润,一派雨中潇湘景象。竹叶如锋匕利刃,一洒一拂,动和矩变,笔法洒利劲健,山石画法与其几乎同时期的山水画大家戴进一样,均以大斧劈皴略加变化而成,下笔肯定,水墨淋漓。
此卷无款,据卷后讷翁、钱仁夫二跋可知乃夏昶所作。夏昶儒雅淹博,擅画竹,退食之暇,游戏翰墨,师法王绂,尽得其法,有出蓝之誉,推为当朝第一,当时每不易得,间有得者,一竿两竿,奉而秘之,时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定金。”之谚,足见世人对其墨竹的珍视。
卷尾讷翁七百余言题跋,对是卷极尽推崇溢美之词,认为此卷“烟梢雨叶,参差掩冉,直干横枝,纷枝错纵,千态万状,端倪莫测。而其疏密浓淡,重叠欹侧,远近高下,各有意趣。而又汀洲映带,水波湟漾,依稀风雨之声,萧飕淅沥,回薄顷洞,听之无穷。溟蒙杳霭之景,览之无际,恍若泊舟湘川之曲,令人宦情乡思之不可遏也。”“天机精到,得心应手,造化生于笔端,有莫知其然而然者欤。”评价极高。
讷翁跋后有钱仁夫一跋。钱仁夫(1446—1526)字士弘,号东湖居士,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弘治十二年(1499)登进士,时年五十四。授都水司主事,迁缮部员外郎,内行修谨。刘瑾专政,引疾归。放情诗酒,曾纳诗于生圹中,铭曰“诗冢”。字学四体皆善。画山水竹石有逸致。
据其跋文可知,此卷乃夏昶为陈羽伯所画。陈羽伯,名仪,常熟人,通篆隶,善鉴别。子佑,字惟孝,篆刻尤精。后陈羽伯将之传与其子陈惟孝,钱仁夫就是从陈惟孝处获得的,其后钱仁夫又将之持赠东江太史陆先生。
据考,《石渠宝笈三编》著录一卷《湘江过雨图卷》:“本幅纸本,纵一尺,横二丈七寸四分,墨画竹石,款:湘江过雨,太常卿夏昶仲昭写。钤印一:仲昭。”卷后讷翁、钱仁夫跋与此卷正同,唯卷首款“湘江过雨,太常卿夏昶仲昭写。”钤印“仲昭”今卷不存。
杨仁恺先生在《国宝沉浮录》中提到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现藏《湘江过雨图卷》一卷,真迹,《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然该卷有“夏衡分书引首,自题图名于卷前,天顺甲申(八年)作,卷首有张弼狂草苏轼五言题竹诗,时代成化乙巳(二十一年)中秋,拖尾有徐有贞题五言诗。”
杨仁恺先生提到的此卷《潇湘过雨图》曾为“长春东来阁售出,余协中携香港转美”,后为张静江胞弟张启隆所有,张启隆将之售予弗利尔博物馆。
按《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夏昶《湘江过雨图卷》仅有一件。此卷在溥仪出宫时被携出清内府,散佚民间。
现将此两卷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原清宫旧藏之《湘江过雨图》卷应为散佚后,被当时为了牟利的好事者将全卷一分为二,并作了手脚。前半段卷首款题“太常卿夏昶仲昭写”连同钤印“仲昭”一起挖去,移作他用。而于卷首保留自题图名“湘江过雨”并添年款“天顺甲申作”,另外加上“夏衡分书引首”,又将从它卷割来之“张弼狂草苏轼五言题竹诗”加于卷前,还在卷尾装上它卷移来之拖尾徐有贞所题五言诗。
另外,《石渠宝笈三编》所载《湘江过雨图》卷为“五玺全”,此次上拍的这卷《湘江过雨图》则有“嘉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清宫鉴藏印三玺,由清宫鉴藏印及讷翁、钱仁夫二跋可做佐证,此卷当为《石渠宝笈三编》中著录之《湘江过雨图》后半段,所缺之前半段当为弗利尔博物馆所藏。
清宫旧藏之《湘江过雨图》卷在流出清宫后散落民间并被分为两段,分隔两地,分别由私人和海外博物馆庋藏,犹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之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与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之《剩山图》一样,二者均不失为巨制佳作,尤当世人珍袭。当然,我们也希冀它们有一日能团聚一堂,延津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