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8002 元-明 哥窑贯耳八方小壶

哥窑贯耳八方小壶
拍品信息
LOT号 8002 作品名称 元-明 哥窑贯耳八方小壶
作者 -- 尺寸 高14.7cm 创作年代 元-明
估价 2,200,000-3,2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在古代陶瓷雅制的收藏名目当中,哥窑是自明清以来一直为人们广为传唱,也是最值得玩味的一种。
哥窑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元代的《至正直记》,书中记载:“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其色莹润如旧造”。相传宋代龙泉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龙泉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也称“哥哥窑”。关于哥窑的产地,因为迄今没有找到确切的对应窑址,说法不一,有杭州乌龟山说、杭州老虎洞说、龙泉说、景德镇说等等。
尽管哥窑的产地至今不清,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尤其是历代精英阶层)对哥窑的喜爱和追求,哥窑金丝开片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明清绘画中,如明代沈周《瓶中腊梅图》、清代蒋廷锡《瓶莲图》等。明清之士仰慕赵宋风雅,复古之风盛行,此风带领之下,家居生活陈设成为文人雅士们关注的焦点,是而诞生了高濂《遵生八笺》、文震亨《长物志》之类记载文人清供的专门书籍,其中有记载哥窑道:“堂中插花,乃以汉之铜壶、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方入清供。
此件即为一件哥窑佳作,其造型仿青铜器式样,为八方形,口微外撇,腹下部丰满,高圈足,造型凝重端庄,颈部凸起两道弦纹,两侧各有一筒状圆形直耳,中空,俗称“贯耳”。通体施米黄色釉,釉色厚润犹如凝脂,贯耳附近缩釉现象明显,底足一周无釉,呈深褐色。釉面开细碎冰裂纹,深者呈紫褐色,浅者则为金黄色,大小纹片相间,深浅两色交织,遂成典雅美观的“金丝铁线”。哥窑是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备受人们喜爱,明清御窑制作了不少仿哥瓷器。《格古要论》对哥窑产品描述为:“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