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6024 沈周 溪山深秀图卷 手卷

溪山深秀图卷
拍品信息
LOT号 16024 作品名称 沈周 溪山深秀图卷 手卷
作者 沈周 尺寸 46×634cm 创作年代 --
估价 20,000,000-35,000,000 成交价 RMB 27,6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手卷

题签:石田翁溪岚深秀图真迹。戊子十月,张大千爰题。钤印:张爰、大千题识:成化三年七月作,沈周。
钤印:启南、石田、沈氏启南
引首:溪岚深秀图。钤印:攀龙、玩墨逃禅、时勉斋
鉴藏印:商丘宋荦审定真迹、高澹人、士奇私印、江邨秘藏、怀民、水云阁
李攀龙题跋:青天巍峨拥高峰,江光倒映千芙蓉。长松窈窕尽无日,飞泉蹦出深林中。环林倚石标仙阁,吞吐江山与丘壑。丹青手,沈先生,写出意泰殊纵横。千年不改秋山色,万古画苑留芳名。淋漓翠黛展此幅,身在匡庐与天目。济南李攀龙书。钤印:攀龙、玩墨逃禅
谢稚柳题跋:此石田真笔,气格犹劲,最足见其本家情性,其书款尤见其婆娑烂漫之致。壬寅春日为怀民吾兄题。谢稚柳。钤印:稚柳、谢稚
邓拓题跋:画史称石田作画于三十九岁以后一改旧观,扩为大幅。此卷为石田四十岁之作,宜乎其笔墨之秀劲多姿,与晚年苍老之态不同。李沧溟当书于嘉靖年间,相去约五十年。以后七子之巨眼评石田之杰作,尤见公允,殊足珍视。怀民同志藏之秘籍,其永宝之。邓拓题。钤印:邓拓私印
说明: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沈周出生于文人世家,少时诗文传遍乡里。在家学的影响下,拒绝出仕,隐于有竹居。与杜琼、陈宽、谢缙、刘珏诸家寄情于丹青词翰。明成化前后,远宗两宋的浙派与吴门画派依然并存,随着吴门画派的日渐强盛,吴门一派成为绘画的主流。家学渊博、诗辞翰墨皆擅的沈周,自然成为画坛巨擘,吴门画派之首。沈周的绘画风格,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他四十岁之前,受杜琼、刘珏及父辈影响较深,笔墨精谨缜密,所作多为小幅;第二阶段是他四十岁至五十八岁自号“白石翁”之间,不仅尺幅拓大,笔墨亦向雄浑简劲转变;第三阶段是他五十岁自号“白石翁”之后直至八十二岁去世,画风简劲、沉郁。
此《溪岚深秀图》卷作于成化三年,同年作品还有台北故宫《庐山高图》轴,上博《四家集绵》册存世,两件馆藏作品一细一粗。《溪岚深秀图》卷从沈周艺术生平来说,当属第二阶段中,细沈与粗沈转化的过渡阶段。图中坡岗起伏,景物疏朗,布局开合有度,用笔方圆兼顾,刚柔并济,秀润多姿,结合了披麻皴法与矾头皴法,对原作的临摹达到了形神兼似的境界,而笔法间又流露出沈周自己个人的特色。特别是山头的点苔,用重墨以圆头秃笔,有力着纸,随即提起,形成马蹄形,极见功力。
《溪岚深秀图》卷与上博《四家集绵》册有颇多相似之处。山体的外形轮廓线都用长线条,墨较重,劲健爽利。山头苔点都是极见功夫的马蹄形。此卷中小桥的栏杆与《四家集绵》册中的船舷,都用的硬挺遒丽的复线,用笔如出一辙。松树的树法与松针的画法也极似。整体画风都有别于细沈,更加信放,粗枝大叶,画面却更富情意,草草而成,却天真烂漫。落款笔法均瘦硬挺健,险侧跌宕,苍劲老练,结体长方,体势挺拔,颇得黄庭坚真趣。
此卷前后纸有明代李攀龙题引首和跋尾。李攀龙字于鳞,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堪称一代圣手。“冩出意态殊纵横”一句足见李氏以“后七子”之炬眼,对沈周及此《溪岚深秀图》卷的高度赞誉。卷首有张大千题签,后纸有谢稚柳、邓拓题跋。1962年谢稚柳53岁,正是经验、知识、鉴赏水平都达到顶盛,年富力强之时,谢老题跋的第一句“此石田真笔”,说明了他对此卷的笃定和自信。邓拓也在题跋中指中沈氏在三十九岁后“一改旧观,扩为大幅”,与笔者“细沈粗沈转化的过渡阶段”相符。此卷曾经宋荦、周怀民递藏,又有谢稚柳、邓拓题跋所说的“的的真笔”,可见历代鉴赏者对此卷的认可。此卷不同于沈周早期的细笔小幅,也不是沈周成熟的面貌,是研究沈周画风演进和蜕变的难得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