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240 董良史 溪山访友图 手卷

溪山访友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240 作品名称 董良史 溪山访友图 手卷
作者 董良史 尺寸 画心26×88cm;题跋25×420cm 创作年代 --
估价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1,84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手卷

题识:画题:一槎道人制。钤印:述夫印、董良史书题:秋斋遣兴五首(文略)。右呈菊逸翁请正,吴山人董良史顿首稿。钤印:董氏良史、吴山中人
题跋:1.宋有董良史,系洪都人,名史,以字行。书法上佳。此则明之董述夫,名良史,号一梧道人,吴人,工书善画。此卷画笔清老,颇得南宋人高致。时吴中四家盛行,此独脱尽气习,特标清款,可谓豪杰之士。书法雅似王元琳,亦无明人湖海恶态,乾坤清气得来难述。夫诗书画俱可以清之一字,求之清而不薄,是又异乎世之轻率以为清者。同治二年春,上巳前一日,积雨生闷,客汉无里,灯下展此自遣,漫书于后。长沙周寿昌识。钤印:莕西氏、思益堂
2.考宋元以来画人姓氏录,董纪,字良史,更字述夫,号一槎,洪武初举江西佥事,此卷画幅末亦署一槎道人,而周跋云:名良史,号一梧,未知何据?同治五年秋八月,怀勺老人偶阅此卷漫识于后。钤印:云官、伯苻氏、不自用斋
3.右董良史诗画一卷,周荇农定为有明中业,厉伯符决为明初,观其书法,纯师圣教序,而妩媚姿态不脱吴兴。画则入明季一派,尤似文衡山粗笔,以时代论,当以厉氏为有据。癸丑残腊,瓢叟拜观因题。钤印:颜世清、一瓢
鉴藏印:长沙周氏、宝唐阁、荇农鉴赏、罗节若五十以后读、节若长寿、周、巢松卧雪、沦蕃鉴赏
董良史《书画合璧卷》,卷前绘远山如黛,云雾迷蒙,环绕一泓江水,波澜不惊,有泛舟者,徉徜自在,江岸松坡之上,老丈与高士互答,颇有古贤之风。是卷近学沈周、文徵明,远宗吴镇画法,笔法似简实腴,用线干笔为主,略染淡色,画面显得苍莽浑厚,典雅醇厚,非俗手所能及也。卷后自书《秋兴五首》,端庄秀丽,工整遒劲,可见其上追二王法度,有赵孟頫之雅韵婀娜含刚健,诚不可多得之书。
陈垣先生、启功先生、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研究员张光宾先生多年之前就“董良史问题”有专论,总结前辈先生之论,总结如下:
一、陈垣《跋董述夫自书诗》,是老先生针对自己所藏《董述夫自书诗册》的研究,此册末署“万历己丑仲夏吴门董良史漫稿”,钤印为:董良史、述夫印。陈垣先生认为,此万历间董良史与洪武间董纪字良史者虽同名,非一人。洪武年间董良史为上海人,词翰兼美,有《西郊笑端集》,清四库著录。两人相距二百余年,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明诗综》混为一人,云“董纪字良史,以字行,更字述夫”。陈恒先生强调清 “四库《西郊笑端集》提要乃不调查研究,遽袭《明诗综》之说,混二人为一人”。陈恒先生于1963年十一月将是册后赠启功先生,题为:此册旧藏索佳氏、钮钴禄氏、爱新觉罗氏、吾友启元伯见而爱之,因以为赠。”
二、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研究员张光宾先生著《元朝书画史研究论集》论文《故宫两件宋元法书作者题名探讨》中涉及“宋董良史墨迹册”中涉及宋代董良史、洪武年间董良史、万历年间董良史。归纳如下:
1、宋代董史(1238-1265),字良史,号关中老叟,其与牟益交好,台北故宫博物馆所藏《谢慧莲捣衣诗意图卷》有其两段题跋。
2、洪武间董纪(1333-1402),字良史,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自称真率道人,上海人。洪武壬戌举贤良方正,廷试对生策称旨,授江西按察使佥事,未几告归,筑西郊草堂以居,工诗,善草书,大幅每竞匹纸。亦善写墨竹梅兰兼能山水。
3、万历间董良史张光宾先生并未讨论,只是在文末写“此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董良史墨迹册》)应为明万历间尚在的董良史所书” 。
张光宾先生在归纳洪武间董良史所采用的材料为明·朱谋垔于崇祯年间所辑《书史会要·续编》一卷,一六页)(文渊阁四库)记为:董纪字良史,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中任江西按察使签事。草书大幅,每竞匹纸。非元末明初陶宗仪所编《书史会要》,且《书史会要·续编》多有讹误,此处有疑。
查涉及“董良史”作品,宋董良史除外,所见有陈恒先生赠启功先生《自书诗册》、中国文物商店总店所藏董良史《行书西游嵩山、华山诗册》,劳继雄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于1983年9月10日记为:“‘万历丁亥夏仲吴邦董良史书于开春堂中‘,钤印:述夫(朱)、起首‘吴中山人(朱)董良史印(白)’”上海博物馆藏董良史草书《自书诗册》,书于万历己丑,钤印:吴中山人、述夫、董良史。兹列图比较,以款识以及钤印以及本卷书法用字为例,可知上述皆为万历间董良史。故,可补前辈先生之说,董良史,字述夫,号吴中山人,又号一槎道人,书画皆工,为吴门画派画家,画山水学沈周、文徵明,气格苍润,书法以二王为宗,醇雅端正,作品传世较少,颇应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