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044 清咸丰三年(1853)作 清 六舟上人行书尺牍

清 六舟上人行书尺牍
拍品信息
LOT号 5044 作品名称 清咸丰三年(1853)作 清 六舟上人行书尺牍
作者 -- 尺寸 长22cm;宽12.5cm;长15.4cm;宽14cm(咸丰三年札) 创作年代 清咸丰三年(1853)作
估价 10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126,500
材质 形制


释文
「日前回寺,足疾大发,箐榻长眠,怅甚怅甚。沈代察交来对,竟不能握管,倘等用,另传他人。书附还前至祇园房搜汤、宋断碑二种,俱系祖师象赞塔铭,惜为佣人一作起步石,一作磨刀之用,字迹磨灭在,影响有些。俊中将《云林寺志》交下,一较未书,可待载入否?未书种种,俱将到。草此布达,藉请芷子旅安。六舟弟倚枕心书。廿八日。」
「芷翁先生阁下,日昨承蒙光顾,诸多教益,感甚感甚。所云进省,原定望收兹来信会期,已限一期,弟拟于端节后再定也。近闻得徽州失守,未必确实。又临安民变,明府大受糟蹋之说,如此情形,事必有因,吾乡恐非乐土存何……草此布问,顺祈侍安,诸惟朗照不宣。六舟弟达受顿首。癸丑(咸丰三年,1853)清和十二日。」

「六舟上人行书尺牍」,六舟上人于咸丰年间致好友管庭芬尺牍二通。六舟与同邑藏书家管庭芬为莫逆之交,现存六舟诗文与管氏《管庭芬日记》中,多见两人访友茗叙、偕行出游、摩娑碑帖与诗词酬唱之记载,晨夕过从,交往甚为密切。尺牍其一为六舟回复管庭芬有关《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编纂之事。另一通为六舟于咸丰三年(1853)回复管庭芬进省之约乙事,六舟行草书风格,受其崇拜的怀素《小草千字文》影响甚深,其笔画使转,钩转回旋,迂盘跳荡,犹如折钗股般,欲其屈折圆而有力。惟其行草书中又多见其飞白书体,或一笔直下,或恣纵骤收,流畅自然,俱可见其独特之个人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六舟两通尺牍所使用的画笺,笺纸上俱印有折枝红叶,此与北京故宫藏「六舟致管庭芬信札二通」(图1)(注释1)的图案相同。本件拍品「咸丰三年」一笺左下印有「同心笺六舟制」等白文字样,可知应为六舟所绘花卉,以之自制自用的画笺纸,亦颇值得留意。
尺牍其一,六舟提及「祇园房中搜汤、宋断碑二种,俱系祖师象赞塔铭」、「《云林寺志》交下,一较未书,可待载入否?」(注释2)等,系管庭芬为其编订参校年谱,六舟所提供资料。六舟于道光三十年末(1850)辞净慈寺方丈一职,开始着手自订《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后来交由好友管庭芬为之删补、修订。当年十月初三,管庭芬在日记中记载:「时六公自订年谱曰《金石书画编年录》,余为之删补,于是日始。」咸丰元年(1851)正月十六,管庭芬有曰:「六舟上人属撰《金石书画编年录》,即炙砚试笔。」(注释3)六舟称其足疾大发,也与管庭芬日记中所载符合,因此,判断此信应是写于咸丰元年间。
尺牍其二,六舟写于咸丰三年四月十二日,时值太平天国兵兴,南京失陷,战祸蔓延,进逼江浙,又临安民变,传有明府(注释4)大受糟蹋等传闻。信末六舟忧心忡忡所言:如此情形,事必有因,吾乡恐非乐土存何……,字里行间可见惊怖不安之情。当时军情紧急,人心惶惶,尤其是南京城破之日,六舟与管庭芬共同友人汤贻汾城破死节之事,震撼人心,或可由咸丰三年《管庭芬日记》二至三月间之数日记载见出端倪:「二月初六,时楚氛甚恶,省城戒严。」、「初十,时闻九江等郡失守,省城防守极严,军旅络绎不绝。」、「十八,知金陵已于月之十一夜陷于粤寇,时各门戒严。」、「三月初二,是日军情颇急,移家山中者络绎于道。」、「初九,时有避乱自金陵来者,谈及汤雨生(汤贻汾)都督于城破日全家殉节,雨翁朝服诣狮子窟家庙,题绝命词于壁,即赴水死……一时悲公志节,和者甚众。」(注释5)
六舟与管庭芬初次见面,是在道光十八年(1838)七月初一。当时六舟住持苏州沧浪亭,管庭芬有苏州之行,此日往访六舟。两人共坐亭上,纵谈金石之学并观赏画作,管庭芬作有〈沧浪亭访六舟上人〉以纪其事。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舟于海宁硖石惠力寺偶遇同邑友人蒋光煦(1813〜1860),管庭芬亦在座,遂相与订交。数月后,两人交往方渐热络。(注释6)六舟过世后,管庭芬曾作有《挽六公诗》六首,并作《南屏退叟传》纪其一生行状,管庭芬以富于鼎彝书画收藏的元代张雨(1283〜1350)相比于六舟:「六舟罄衣钵之资四十余年,筑磨砖作镜室及墨王楼,以贮所藏,几与相埒。乱后半遭劫火,半为豪夺,身后所存仅玉佛一尊。今古遥遥似相印合,其为造物所忌者如此,吁,可叹也。」(注释7)二人友情深厚,挚谊可感,由此可见。
管庭芬(1797~1880),原名怀许,一作名廷芬,字培兰,又字子佩,号芷湘,晚号笠翁、芝翁、甚翁,亦号渟溪老渔、渟溪钓鱼师、渟溪病叟等,浙江海宁路仲(今浙江海宁市斜桥镇)人。早年为诸生,屡试不第。博览群书,工诗文,善画山水,精鉴赏,好藏书。尝馆于同邑蒋光煦「慎习堂」,助其校勘《别下斋丛书》。助钱泰吉(1791~1863)纂修《海昌备志》。太平天国军兴期间,奉母避地乡村,仍不废抄书。所抄《清绮斋藏书目》今存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孙诒让(1848~1908)跋云:「书既珍秘,又出海宁管芷湘手抄,故甚爱之。」自嘉庆二年(1797)起,始写日记,至同治四年(1865)止,共写了六十九年,为《芷湘日谱》(今名《管庭芬日记》,藏浙江图书馆)。又能诗,集成《亭溪老屋自娱集》。着有《钱遵王〈读书敏求记〉校证》、《宋诗钞补》、《渟溪老屋集》、《海隅遗珠录》、《天竺山志》与《南唐杂剧》等。
注释1:图版引自:浙江省博物馆编,桑椹主编,《六舟:一位金石僧的艺术世界》(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页146。
注释2:道光七年(1827)至九年(1829)秋天,六舟曾协修《云林寺志》,由沈鑅彪(活动于嘉庆道光年间)主纂,凡三年。云林寺即杭州西湖灵隐山之灵隐寺,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赐改名为「云林寺」。参见:释达受撰,《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收入:(清)释达受撰,桑椹点校,《六舟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页30、41。
注释3:管庭芬撰,张廷银整理,《管庭芬日记》第三册、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13),页1382、1392。
注释4:此处明府指官府,典出《管子.君臣上》:「而君发其明府之法,瑞以稽之。」唐.尹知章.注:「府谓百吏所居之官曹也,立府必有明法,故曰明府之法。」
注释5:管庭芬撰,张廷银整理,《管庭芬日记》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13),页1463-1465。
注释6:王屹峰着,《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页167-173。
注释7:管庭芬,〈南屏退叟传〉,收入:(清)释达受撰,桑椹点校,《六舟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页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