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096 清雍正 胭脂粉釉盘

胭脂粉釉盘
拍品信息
LOT号 5096 作品名称 清雍正 胭脂粉釉盘
作者 -- 尺寸 直径13.4cm 创作年代 清雍正
估价 2,200,000-3,200,000 成交价 RMB 3,795,000
材质 形制

「大清雍正年制」款
本品器形优雅,胎薄体轻,直口,弧腹,圈足,外罩嫩艳的胭脂水釉,圈足上露出细润洁白瓷胎。底施白釉,正中双方框内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备注
Mary Clark Thompson (1835-1923)旧藏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旧藏,捐赠于1923年
纽约佳士得,2016年9月15日,编号927
学界普遍认为,胭脂红釉肇始于康熙晚期,约公元1720年左右。显微镜下,此种颜料含红色微粒的透明玻璃溶液,其胭脂红是以黄金的胶状微粒呈色。中国的胭脂红料与欧洲卡修斯紫金粉配方(Purple of Cassius)不同,后者由德国莱登的安德烈.卡修斯约1670年研制而成。中国画珐琅料含锡较低,为一种低温可烧熔的有色玻璃粉末,在铅系透明玻璃热溶液中加入金属着色剂,冷却后将有色玻璃研磨呈粉末,再调和液体成为色釉。中国胭脂红料所需黄金较少,且呈色较均匀。台北故宫博物院《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展览,展出清宫旧藏数件胭脂红釉器,见其展览图录308-313号。书中论述,中国金红料中常可见金微米颗粒,即所谓的析金现象,其可视为中国金红料特有的显微特征,并不存在于西洋金彩中。该院的胭脂红器在显微检视下,大多皆有此析金现象,可说明当时西洋金彩与中国金彩可能同时在宫中使用及烧制。
雍正胭脂红釉御窑传世极为罕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院亦典藏一例,雍正胭脂红釉杯,内暗刻龙纹者,售于纽约佳士得,2016年9月15日,编号928。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亦藏一例胭脂红釉盘,器型略小,书方款,刊于Suzanne G.Valenstein,《A Handbook of Chinese Ceramics》,纽约,1989年,图版256。本品属传世极罕之物,堪称清代御窑美学典雅,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