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204 吴冠中 1978年作 雨后流泉

雨后流泉
拍品信息
LOT号 3204 作品名称 吴冠中 1978年作 雨后流泉
作者 吴冠中 尺寸 45×47cm 创作年代 1978年作
估价 8,000,000-10,000,000 成交价 RMB 9,775,000
材质 布面油画裱于木板 形制
出版
《吴冠中油画写生》 图版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年版
《吴冠中画集》 P149 德艺艺术公司 1987年版
《生命的风景——吴冠中艺术专集 I》 图版172 三联书店 2003年版
《吴冠中全集 III》 P127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吴冠中画集 下卷》 P320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8年版
签名:荼
雨后树丛 云南云杉 吴冠中 一九七八年(背面)
《雨后流泉》创作于1978年,隶属于吴冠中极富盛名的玉龙雪山系列。1978年在吴冠中的艺术生涯上是关键性的一年:画家从李村调回北京后,奔赴全国各地写生,在1978年时终于到了魂牵梦绕的玉龙雪山,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以玉龙山为题材的作品。玉龙山地区独特的地质状况给予吴冠中在形式语言上很多启发,吴冠中的油画在七十年代早期还偏重于写实性,至七十年代后期,他已经将油画、水彩画和水墨画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用形式化的构图和中西融合的技巧构成了自己标志性的造型语言。在此画所作次年,即1979年,吴冠中在《美术》杂志发表了《绘画的形式美》文章,提出了“形式美”与“抽象美”的著名论断,继而引发了全国美术界的震荡,并对后来的“85美术思潮”等当代艺术潮流产生了影响。因此,玉龙山之行对于吴冠中的技法风格和艺术理念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
玉龙山位于云南丽江,地貌特征极为罕见,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吴冠中早年在西湖艺专就读时即对其甚为向往,直至多年后才成行,他在《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中记述了当时艰难的创作过程:“玉龙山一直藏在云雾里,不露面。……小雨、中雨、阴天、风夹微雨,我就在这阴沉沉的天气中作油画。大地湿了就像衣裳湿了,色彩更浓重,树木更苍翠,白练更白。就这样连续一个多星期,我天天冒雨写生,画面和调色板上积了水珠,便用嘴吹去。美丽的玉龙山下,湿漉漉的玉龙山下,都被捕入了我的油画中,我珍爱这些诞生于雨天的作品。”《雨后流泉》便是在当地的特殊的季节氛围中完成的,吴冠中为了表现出玉龙山的青绿葱翠和水汽氤氲,他在油画中结合了水墨画的技巧,用丰富的色调和多变的笔触描绘山林、树木,整体效果是写实而又写意的。
画面构图均衡对称,近景的树木高大耸立,粗壮的树干平均分割开画面,周围有参差不齐的矮树和灌木,透过枝叶之间的缝隙,依稀可见玉龙山飘渺的身影,树木左侧有从雪山流到山脚的清澈泉水。画中景物不多,而主次分明,层次丰富,作为主体的树木姿态舒展,绰约多姿,颤动的枝条颇有动感,画家以厚重的油彩表现其体量、质感,树皮上粗糙的纹理直接用调色刀刮出,在勾画枝条藤蔓时则运用了书法式的用笔,笔势的走向纵逸不羁,富有形式构成的趣味。蜿蜒曲折的白色流泉和纷披的色点,是吴冠中在后期的抽象画中常用的符号,置放一个写实的语境中,融入了想象的成分。画面整体所营造出的那种虚化朦胧的空气氛围类似于水墨在宣纸上晕染的效果。吴冠中的《雨后流泉》属于七十年代的写实油画的范畴,其中他对于中西绘画的融合实验以及对于“形式美”的早期探索,无疑启发了他后来的抽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