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588 丁野夫 幽溪听泉图 立轴

幽溪听泉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588 作品名称 丁野夫 幽溪听泉图 立轴
作者 丁野夫 尺寸 22×24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2,000,000-20,000,000 成交价 RMB 19,320,000
材质 水墨绢本 形制 立轴
出版:
1.《群芳清玩》,第5册,第8页,精芸出版合资会社,1920年。
2.原田谨次郎编《日本现在支那名画目录》,大冢巧艺社出版,1936年。
3.《室町时代的文化》,中日新闻本社编1980年。
4.《宋代の绘画》,编号18,1989年。
5.《大和文华》,图版7,大和文华馆,1991年。
6.《水墨画的至宝》,冈山县立美术馆1993年。
7.《元时代的绘画》,编号17,大和文华馆,1998年。
8.JP6-051,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
9.周积寅,王凤珠编《中国历代画目大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南宋绘画·才情雅致の世界》,图版28,根津美术馆,2006年。
11.《宋画全集》第七卷,第二册,图版103,宋画全集编辑委员会,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文物局,1年12月。
12.TheHeartofMaYuan:TheSearch for a Southern Song Aesthetic,Richard Edwards,图版46B,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1。
13.《国画大师·宋画小品》卷二,第88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年。
钤印:野夫
鉴藏印:子京珍秘、贞·元
展览:“宋代の绘画”,编号18,1989年。
说明:此作品曾为清宫旧藏。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项元汴、王世贞旧藏《幽溪听泉图》,所绘山崖飞瀑,清流急湍,下落成溪;苍松之下,高士凭栏俯视,静听幽泉飞瀑,似有鸣佩之音;童子抱筇而立,似待高士之命。是图钤“子京珍秘”一印、“贞•元”连珠印,可知为项元汴、王世贞所藏;又有丁野夫名章“野夫”一印,故定为丁野夫所作;另有半印一枚,残缺未辨。
此作或为世间仅存丁野夫真迹。以目前资料所知,“丁野夫”条目最早见于成书于元至正二十五年(乙巳,1365),夏文彦所著《图绘宝鉴》卷五,记为:“丁野夫,回纥人。画山水人物学马远、夏圭,笔法颇类”。
成书于元末的《录鬼簿续编》是对元代戏曲作家的增补,其中补录少数民族词曲作家,丁野夫有传,云:“西域人,故元西监生(回回国子监生),羡钱塘山水之胜,因而家焉。动作有文,衣冠济楚。善丹青小景,皆取诗意。套数小舍极多,隐语亦佳。驰名寰海”。可知丁野夫不仅是一个画家,更是一个著名的少数民族文学家。可谓词曲书画皆擅,且不慕名利,隐居杭州。
更为重要的是,王季迁旧藏元代豁识达小楷书《赠丁野夫诗帖》的自作诗里描述了丁野夫的大致轮廓。此帖有句:“西域诗人字野夫,身与梅花俱清癯。久客虎丘山下村,耕云种得玉几株。”可知豁识达不仅与丁野夫相识,更为相知。豁识达其人据《续曲阜县志》载:“洙泗书院学录,主奉洙泗书院祀事。元至元三年(1337年)始设,以豁识达为山长,后改由孔氏族人出任”。洙泗书院现位于山东曲阜城东北四公里处。豁识达曾为洙泗书院首任山长。“山长”乃古代书院主持者,授教与政务皆有其负责,山长的择选很苛刻,必是当时学术领袖级的人物,由此可知,豁识达于当时,学识、声望应是极高的。那么,从这个方面来讲,丁野夫其人在当时“驰名寰海”是名副其实的。
平显所著《松雨轩集》,中有其为丁野夫作诗三首。今具引于下:其一《题丁野夫画》,在卷六。诗云:胡丁已殁四十载,化鹤归来知是非?郭外梅村更地主,笔端松石见天机。一时好手不可遇,千古赏音如此稀。长忆西湖旧游处,画船清雨白鸥飞。其二《题丁野夫梅村卷》,在卷七。诗云:霜风折尽旧庭柯,抚事其如威慨何。海上胎仙华表远,人间画史磨痕多。荒烟茅屋皆陈迹,明月梅花几醉歌。诗卷尚留天地里,白头清泪一摩挲;其三《题丁野夫画》,在卷八。诗云:“令威不返辽东鹤,梅已成薪屋已摧。昨过城南旧基址,棠梨子熟野禽来”。平显字仲微,知广西藤县事。谪戍云南。黔国公沐晟怜其才,请于朝俾脱籍,礼之宾馆者余十年。晚以校职归老,考终于京师。根据以上所引诗文,推知丁野夫所居梅村当在钱塘南郭之外。丁野夫也曾自编诗集《梅村集》流传于当世,可惜后来散佚不存。
夏文彦是否与丁野夫交往迄今未发现有明确资料记载,但杨维桢在《图绘宝鉴》序言中说:“士良(夏文彦)好古嗜学。风情高简。自其先公闲处士以来。家藏诸书名画为最多。朝披夕览。有得于中。且精绘事。是编之作。足以知其品藻矣。视萧米第未足多让也”,由此可知,夏文彦不仅爱好收藏书画,且眼力极佳,以其身处元代,购藏前代两宋以及本朝书画,并作出相应品评,应不失公允。

此作构图、用笔,人物画法等等颇为近似于大都会博物馆所藏马远《高士观瀑图》,这也契合了夏文彦评丁野夫“画山水人物学马远、夏圭,笔法颇类”的说法。
由于元代“隐逸风尚”的盛行,热衷于佛道和画家主观意识的不断增强,元代画家在造型技法上皆师古法。有人认为元代山水画家大致分为三种流派,其一是以赵孟俯、黄公望等为主的以学董巨一脉山水画特征的一派;其二是以朱德润、唐棣、曹知白等以北宋郭熙、李成等为法的一派;其三即以丁野夫、孙君泽等以学南宋山水为主的流派。当然这三种流派并不是绝对的,是在互相融合和变革中进步的。但总的来说,元人绘画中更多的表现笔墨情趣与个人的精神世界,主要体现在:一、多表现比较高逸的题材,以仙道僧佛、文人高士为描绘的主要内容。二、在技法上以五代、北宋为宗,有白描、设色工笔、减笔人物等三种样式。丁野夫此作《幽溪听泉图》极似马远,表述其本身对“隐逸”的精神诉求,以减笔作隐逸高士抒情自喻,这种题材的继承可以追溯到马远其他作品,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马远《石壁看云图》、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马远《月下赏梅图》等人物形象。对于山石、树木的画法,丁野夫对马远的斧劈皴法、拖枝画法的继承是比较明显的。
《幽溪听泉图》对于人物和树石的画法更倾向于清晰的表达,以粗线条的中锋略加繁复的交代物理的结构,以墨点替代了用色点苔,这一点在马远的《月下赏梅图》中亦可见用墨点苔。
明代高濂所撰《燕闲清赏笺•论画》:元画如王、黄、二赵、倪瓒之士气,陈仲仁、曹知白、王若水、高克恭、顾正之、柯九思、钱选、吴仲圭、李息斋、僧雪窗、王元章、萧月潭、高士安、张叔厚、丁野夫之雅致,而画之精工如王振鹏、陈仲美、颜秋月、沈秋涧、刘耀卿、孙君泽、胡廷辉、臧祥卿、边鲁生、张可观,而闲逸如张子政、苏大年、顾定之、姚雪心辈,皆元之名家,足以擅名当代则可,谓之能过于宋则不可也。
虽言元代诸多大家不能超越宋画,但如丁野夫等足谓雅致。

此作为项元汴、王世贞旧藏。明代嘉兴项元汴的收藏无疑是占有崇高地位的,其私藏历代书画之精、之富独步天下,无人能望其项背。而作为著名收藏家的王世贞以其人其事、其收藏亦为人所敬仰。对于山水画的收藏,王世贞想必是更有发言权的,众所周知的是其著名的山水画理论,虽然经过了前人长期建构,却直到王世贞这条画史主线才最终完善清晰。即他在《艺苑卮言》中提出的:山水画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
以王世贞多舛之命运来说,王世贞的山水画审美观念也会受到道家玄学思想的影响,如本幅《幽溪听泉图》所钤藏印“贞•元”,即是他早年读易,名字中的“贞”、“元”等字都是来自道家弟子常用的,中年后他又为自己取号“弇州山人”、“志信道人”等等。万历八年,王世贞造访王锡爵,报谢他的女儿王熹贞“出之苦海迷途而婉导之”,自此隐逸,沉酒于仙道事。在王世贞的的藏品中还有一批涉及隐逸题材的仙道画作,如《王摩诘演教罗汉》、《醉道士图》、《李龙眠画十六应真图》、《僧梵隆画十六大罗卷》、《周东村画张老图》等等。若以此看来,王世贞对丁野夫此种文人隐逸题材的也应该是比较喜爱的。

根据现有出版著录信息,可知《幽溪听泉图》流入日本后辗转于几大收藏家手中。1.日本收藏家清水吉次郎收藏,在《群芳清玩第五》中载此为京都清水吉次郎君藏。于1928年建成的住邸“十牛庵”建筑今天被日本京都市指定登录文化财,为日本望族。2.《幽溪听泉图》的第二个藏家是日本收藏家住友宽一,在《南宋绘画:才情雅致的世界》、《宋画全集》中记载,为日本住友家旧藏,后来转手到了中村岳陵手上。住友为日本四大财团之一。住友宽一,号无为庵主,又号墨友庄主人,本为日本财阀住友家族的第十六代继承人,因对艺术的热爱,作为画家、收藏家度过了一生,泉屋博古馆(日本著名私家博物馆)所藏的中国画基本上皆来自其收藏,在日本,有“不看住友宽一藏品不知中国南宗画”之誉。3.第三个收藏者是中村岳陵。中村岳陵(1890-1969)日本画家、收藏家。静冈县下田市生人。1962年被日本天皇授予“ 表彰在科学技术与艺术文化的发展提升有显着功绩者”的文化勋章。《幽溪听泉图》在《南宋绘画:才情雅致的世界》中有载“原为住友家藏《宋元名家画册》内一页,近年改成轴装,中村岳陵旧藏。”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中村岳陵从住友家得到我们见到的此作是住友家族收藏《宋元名家画册》中的一页。而改为立轴式装裱,就是中村岳陵收藏时装裱的。4.第四个收藏者是柳孝,《中国绘画总合图录》共收录柳孝收藏宋元明清作品57件,著名的夏圭《山庄暮雪图》(此作品于北京保利2016年春季拍卖会2700万成交)同在其中。最后据日本根津美术馆出版的《南宋绘画·才情雅致的世界》所载《幽溪听泉图》由项元汴、王世贞、乾隆帝依次递藏,可证此作曾为清宫旧物。

译文:《幽溪听泉图》一幅。由于此幅画右上方盖上“野夫”朱文方印,因此此幅是元代马远派的画家丁野夫之作。在元·夏文彦《图绘宝鉴》(1365年自序)卷五中有记载“丁野夫,回纥人。画山水人物,学马远·夏珪,笔法颇类”。以及《君台观左右帐记》中也有丁野夫之名。
此幅画初看与具有“臣马远”款的《高士观瀑图》册页(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图案显得相似。细看就能看出明显的差异。跟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藏的作品相比,此幅画右上方遮住画面深度的岩石画得更靠前。也看不到描绘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藏的作品右下方的云霞。并且团扇形的此幅省略了部分树木。此幅画论廓线较粗,皱法更强大,水流画得更生动。虽说两幅都描绘了一边看着水流一边沉思在幽谷的高士和拿着手杖站在高士旁边的侍童,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藏的作品中的人物身子有细致的朱隈。此幅的人物表现刻画了明显的衣纹线,沿着人物轮廓添加了白线等。
是幅右上方除了盖上“野夫”印之外,还盖上明时期著名的两位鉴赏家项元汴(1525-1590)·王世贞(1525-1593)的鉴藏印。乾隆帝亦钤盖了收藏印在这幅画册中。中村岳陵(1890-1969)旧藏。

《幽溪听泉图》述略
许力
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特聘教师
清宫旧藏传丁野夫《幽溪听泉图》,22×24厘米,水墨绢本,圆光立轴。钤印:朱文“野夫”、朱文连珠印“贞元”、朱文“子京珍秘”、朱文“乾隆御览之宝”、有未辨残印一处。因钤有“野夫”印,而被定名为丁野夫所作,或称此作为丁氏传世唯一真迹。此图收藏印鉴精准可信,故而,由此所反映的递藏序列不但完整,也足可令人信服。东渡之前,由丁野夫自王世贞、项子京,而后进入清宫内府。这件皇家收藏在20世纪的重要专业出版物及重大展览上频频亮相,在前后十余次文献著录中,断代一直在宋元之间。2010年,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文物局编辑出版的《宋画全集》将其收入第七卷第二册。
关于丁野夫的生平,历史文献上有两项比较可信的记录,其一,元代夏文彦所著《图绘宝鉴》卷五“丁野夫,回纥人。画山水人物学马远、夏圭,笔法颇类”。其二,元末明初成书的《录鬼簿续编》有《丁野夫传》“西域人,故元西监生(回回国子监生),羡钱塘山水之胜,因而家焉。动作有文,衣冠济楚。善丹青小景,皆取诗意。套数小舍极多,隐语亦佳。驰名寰海。”由以上文本记录可知,丁野夫不仅擅画,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少数民族文学家。元代的杭州有很多这样的少数民族文人,萨都剌、贯云石等都是这类名扬海内的名士。傅熹年先生在《元代的绘画艺术》中指出,元代画山水的职业画家在画史上留名的不多。而学习马夏的都是民间画家,包括了丁野夫、孙承泽、张观、张远等等。这其中只有孙承泽兼有马夏二家的特点,张观则更贴近马远,而这一派的作品构图和笔法都较自由、轻松,没有那么精熟和法度森严。
细观此画,前景山石雄浑,古松具云龙之态,盘旋而上,松下高士抚栏俯身,静听泉声,身后童子抱筇侍立。远处幽谷深深,有瀑布自谷中泻出,没入涧中,忽而,又从画面右下方涌起。此作构图奇绝,全然因袭马远一脉。用笔凝练,厚重,人物画法高古,寥寥几笔,姿态全出。与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马远“臣字款”《高士观瀑图》极类。由是可知,在南宋时期,此类院画图式恐是常用样式。此图恐是南宋院画的精品,属马远及其传派的精心之作。
南宋院体初立之时,从写实主义角度创作山水之美的种种手法,都被北宋画家使用殆尽。南宋的李唐有了突破,首先在构图和布景上做出了改革,然后,充分利用江南的景致作为创作主题。马远继承并发展了这个特征,以写实为基础,营造烟水迷蒙的情景。在表现手法上,山石的肌理更加立体,单体视觉冲击更加强烈。傅熹年先生《南宋时期的绘画艺术》一文谓:马远画山水源出李唐,构图简洁,重点表现主景于一角隅。画石棱角锋锐,近于“冰澌斧刃”。画老树伟干用画石的皴法,枝梢则修长劲挺,辗转延伸,被人称为“拖枝”。马远还有一重特色,景物的营造都带有富贵气的矜持、高华。该件作品亦有此特征,人物修饰华丽而不失雅致,杂树纷繁,烟岚迷蒙。山石以大斧劈皴画就,皴笔飞白、泼墨相间,辅以湿笔烘晕,尽显墨色幻变。
这件《幽溪听泉图》除去绘画风格,及其用笔笔法与马夏传派吻合之外,其所使用的绢材质地,也与传世南宋院画用材完全一致,在放大镜下,能清晰地看到宋代丝绢的典型织法,卷面宝光熠熠。这也足以证明此画为南宋之物。而画面上的“野夫”印鉴,则有另一种可能,即此画是为丁野夫的收藏。
最后有一个细节,就是该作原装的样式。有资料证明,最初,此画应是清宫旧藏的一册对开册页装。在此后的流传过程中,尤其是在日本收藏家手里,它的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由册页合装中散出成为单独的一开。而后,又由册页改成立轴。所幸的是,这一转变的过程都被日本文献以不同形式记录下来,成为作品原装形式的重要佐证。最幸运的是,清宫旧藏的经典标志“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大玺印一直随着这件《幽溪听泉图》寸步不离,使得这件南宋马远传派院画的皇家藏品身份得以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