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915 傅抱石 1965年作 镜泊飞泉 立轴

镜泊飞泉
拍品信息
LOT号 2915 作品名称 傅抱石 1965年作 镜泊飞泉 立轴
作者 傅抱石 尺寸 68×40cm 创作年代 1965年作
估价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2,76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题识】镜泊飞泉。和生先生精推拿,伤科前辈也,年来双臂时时酸痛,每赖神手为之霍然,无以为报,卒笔丹青藉申忱惆并乞教正。一九六五年六月十日,傅抱石南京记。
【印文】抱石之印、乙巳
【亚明题签】镜泊飞泉。抱石作,克威藏,亚明题。印文:亚明
【说明】
1.上款「和生」为施和生(1902-1996),原姓吴。江苏宜兴人。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十二三岁从四川艺人俞海川习武术和气功推拿。16岁俞去世后,以推拿伤科行医苏州30年。1950年代初以「运气推拿伤科」正式开业于苏州市桃花坞。1955年参加苏州市中市联合诊所。1958年被苏州市工人医院特邀为客座推拿伤科医师。1959年3月调往南京江苏省中医院创办推拿伤科,先后任组长、副主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苏州市政协委员和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顾问,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顾问,国务院首批特殊津贴获得者。擅长运气推拿治疗骨伤疾病。所创「四指推法」,已成为江苏推拿的特色手法之一。曾为西哈努克、齐奥塞斯库、彭德怀、陈赓等名人治疗。传邵明熙等。
2. 本拍品2005年4月3日,经傅抱石次子、著名画家傅二石先生鉴定为真迹。

对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一次东北之行,傅抱石自称:「兹游奇绝冠平生」。此行历时近四个月,行程四千多里,足迹遍布吉林、哈尔滨、长白山、延边、牡丹江、镜泊湖、沈阳、鞍山、千山、抚顺等地,期间作画课稿近百余幅。长期生活在江南的傅抱石,生平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北国风光的无限壮美。这一次的写生创作无疑是继其两万三千里写生后的又一次体验,对傅抱石此后的艺术创作影响甚大。
镜泊湖为东北风光之精粹,傅抱石六十年代对于镜泊湖的经营可谓佳作层出,于旅途之中已有此题材的作品,曾于其中一幅中题下「此情此景,我能忘之乎,我能不画乎」的字句。旅途后的数年,他不断揣摩,一再创作,张张或横或竖,不同尺寸的变体画,可见傅抱石对绝胜之境镜泊湖的钟爱;因其阔大流急,气象雄豪,《镜泊飞泉》更成为此系列中的经典。傅抱石说:「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自始就是妙悟自然,富于现实精神的艺术创造,而不是单纯地诉说视觉的客观描写。」其作品的艺术魅力,正在于他拮取造化素材后,所作出的概括提炼和艺术夸张。在造境过程中,他倾注了自我的理想和审美观。
此幅《镜泊飞泉》,布局严谨,不失放逸率真。瀑布占据画面左上角,飞泉由左上侧倾泻而下,注入右方牡丹江,阔大流急,气象雄浑。泉水瀑布奔腾涌出,激打于背景的山石之上,磅礡宏大,营造出无声胜有声的动容之景。近景点睛之笔观瀑者与自然共生,人融入境,颇为精致,对比大面积墨色的山水,更显出磅礡山河中对「人」的哲思。
开阔的出水口,坚硬的岩石和几处树木,均以重墨勾染,衬托出瀑布的明亮,前后远近,层次自然分明,给人以气象浑穆之感。顺水流势干湿并用,画出了北国飞泻而下、跌宕奔腾的瀑布气势。画家自创「抱石皴」的发挥,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这种笔法以散锋乱笔表现出山石的结构,以气取势,磅礡多姿,自然天成,也成为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其运用笔根擦染出镜泊湖边高耸挺拔的山坡,充分体现了山川的气势和山石的质感,以及山体在飞泉影响下的湿润感,以散锋笔法画水所造成的效果尤为显着,淋漓氤氲的水汽跃然纸上,令人神往,各种皴法及渲染技巧,透过水、墨、笔的融合,运用涂、抹、扫、压等笔法,落笔沈稳,山树于笔下积染,和线、点、皴统一为面,并透过水墨渗化表达出山石经飞泉击打的氤氲气象。看似率意写出,实则随心之间终于一体,令全局气势博大,苍茫雄奇,特见功底之厚,魄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