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201 吴大羽 约1980年作 势韵之无题56

势韵之无题56
拍品信息
LOT号 1201 作品名称 吴大羽 约1980年作 势韵之无题56
作者 吴大羽 尺寸 53×38cm 创作年代 约1980年作
估价 6,000,000-12,000,000 成交价 RMB 7,820,0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出版
《中国新派绘画宗师吴大羽》 P134-135 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 1996年版
《吴大羽》 P22 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 2006年版
《吴大羽——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 P71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3年版
《吴大羽作品集》 P103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5年版
《飞羽掠天——吴大羽作品集》 P135 商务印书馆 2020年版

展览
2001年 吴大羽画展 台湾历史博物馆 / 台北
2003年 吴大羽油画艺术回顾展——暨纪念吴大羽先生百年诞辰 上海美术馆 / 上海
2015年 被遗忘、被发现的星——吴大羽文献展 中国油画院陈列馆 / 北京
2016年 飞羽掠天——吴大羽的诗与画 北京画院美术馆 / 北京

吴大羽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和艺术教育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他以独立之姿在特殊的历史社会条件下踽踽独行,一度作为潜流以一己之力默默为中国油画的现代转型探索道路,而成为中国现代抽象绘画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如果没有吴大羽的艺术实践,中国抽象绘画的发展历史则会推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同时,身为一代宗师,吴大羽艺术哲思的光芒还照耀着多位如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等享誉海内外的现代艺术大师,给予他们深刻的艺术启迪与影响。无论作为艺术家还是教育家,吴大羽皆无可置疑地以其独特贡献彪炳于中国现代艺术史册。
作为留法归来的第一代油画家,吴大羽于现代艺术思潮最为活跃的时期在巴黎自由前卫的艺术氛围中浸润熏陶,但其艺术实践从未满足于对西方艺术语言、形式的亦步亦趋。塞尚画面中结构分析的理性,梵高动情的笔触充沛的情感等反而都激发了吴大羽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修养,充分调动其深厚的国学功底,使之将诗心融铸成为画意,独辟蹊径,将东方意蕴与西方绘画手法与理论融会贯通,开拓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个性化道路。
对于中西艺术的辩证关系,吴大羽以一种极为超越的视野观之,他说:“中西艺术本属一体,无有彼此。非手眼之工,而是至善之德,才有心灵的彻悟”。吴大羽正是在文化本质和心灵的高度上以色韵的抽象写意来书写心象之浩渺,在画理的层面上寻觅既符合西方学理又通达本土诗学文脉的逻辑契合点,从而为抽象绘画语言的本土生长筑下坚实的根基,以探寻更具普遍意义的视觉艺术心理之幽微。吴大羽的艺术包孕中西,穿越古今,独立自我,创造出如音乐律动般流转的纯粹美感,建立起民族性诗意的抽象视觉语言与秩序,为传统哲学之美与艺术精神的现代转换找寻到切实可行的道路。在艺术创作中,吴大羽将中国美学的情味融入具有西方现代性特征的线、形、色、空间等元素中,并通过布局、节奏、韵律、对比、平衡等方法营造出独特的“视感”。
但这种画面的经营并非只仅仅停留在纯粹形式的实验和探求的层面,正如油画家周长江所言“是不断处在文化自省基础上寻觅”,评论家邵大箴亦认为其作品:“着力于心灵和感情的倾诉,是诗的语言,是‘情’语”。吴大羽的艺术创作正是艺术家以自身母体文化的文脉、艺术家个人的生命、人格和赤诚的情感为土壤,培植新的视觉形态的生长,传达“势象”之美。吴大羽认为艺术的本质即在于这“势象”的呈现,“示露到人眼目的,只能限于隐晦的势象,这势象之美,冰清月洁,含着不具形质的重感,比诸建筑的体势而抽象之,又像乐曲传影到眼前,荡漾着无音响的韵致,类乎舞蹈美的留其姿动于静止,似佳句而不予其文字,它具有各种艺术门面的仿佛……” 画面上势与力的安排、组织与运动,是艺术家用心感受并一气呵成的整体格局,它也要与绘画语言本身的活泼生动相融会,表现诉诸真切而新鲜眼目的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吴大羽迎来了艺术的春天和创作的自由天地,在人生的最后十年进入了创造力最为强大和个人艺术的集大成时期,先生历尽沧桑而对生与死有了透彻的了悟,对艺术的体悟也更为深刻。这一时期吴大羽的创作思维活跃,激情迸发,作品风格出现质的变化,臻于化境。吴大羽从早期作品的表现性写实风格开始,不断谨慎而扎实地超越物象,追求“色与形的解放,心与神的归宿”。至于晚年,吴大羽的作品进一步减弱可视的具象物体和说明性的语言,进一步脱离外在的依凭而更深入地走向内心,画面上的形形色色都是其对内心结构的照见。他以平面空间分割画面,并以即兴挥洒的畅达笔触打破和勾连这些空间,使得画面愈发奔放自由,从而由意象绘画走向更具现代艺术精神的抽象艺术风格。
创作于1980年代的《势韵之无题56》,即鲜明地表现出吴大羽对绘画本质的理解及其美学观和成熟时期艺术创作的特点。作品画面的冲击力不再仅仅依靠色相的缤纷斑斓,而是在以蓝、白色调为主,间以黑色在画面上的穿插,辅以极少生动的暖色作为调剂的色彩构成关系中,探索画面的势象表现和张力关系。这幅作品中普蓝色在画面上占有绝对优势,其大面积的舞动和丰富的变化体现出吴大羽对颜色的非凡控制力。艺术家通过用笔力度与旋转方向的不同在总体上形构出力的聚合,引导观者视觉感知到画面中势的构筑,奠定画面图式和结构关系的基调。黑色则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力的中心位置调和并平衡画面,另外呈发散状的几笔黑色线条,则增加了画面的流动感,将聚合之势向四周牵引,从而形成画面的开展之态,与主旋律形成对抗之势而使画面达成新的均衡。在大的蓝色块面而外,衬之以白色和粉嫩的红这灵动的几笔,活泼泼地跳脱使画面生意顿增,它们同时解构了画面的紧张,形成心理观感上的节律感。作品中颜色的铺排皆具有书写的意味,笔触排列所形成的秩序感,对构图起到稳定作用。画面总体上的色彩以及色块之形处于同一的语态,营造出整体上的对话感,在动态中生成一种平衡与沉着感。作品在挥洒感性的同时又闪烁着智性的光辉,画中的结构与组织,诉诸视觉的同时亦诉诸情感与理性,充满着天真、热情与真挚,是艺术家心象在画面上的极致演绎。

这势象之美,冰清月洁,含着不具形质的重感,比诸建筑的体势而抽象之,又像乐曲传影到眼前,荡漾着无音响的韵致,类乎舞蹈美的留其姿动于静止,似佳句而不予其文字。
——吴大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