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054 徐悲鸿 1944年作 双鹫 立轴

双鹫
拍品信息
LOT号 1054 作品名称 徐悲鸿 1944年作 双鹫 立轴
作者 徐悲鸿 尺寸 120×90.5cm 创作年代 1944年作
估价 16,000,000-18,000,000 成交价 RMB 22,425,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Arthur’s collection”,No.10,Continental Press Pte Ltd,2006.
【题识】悲鸿。甲申。
【印文】徐、真宰上诉
【来源】
1.Arthur Lim(林少明,1934-2014)医生旧藏。林少明医生为新加坡著名眼科教授、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创院院长、被同业公认为东南亚眼科之父,曾于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展开消除白内障致盲的工作,作为对中国有突出贡献的40位外籍专家之一,林少明教授于1996年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2.香港佳士得,中国十九二十世纪绘画,1991年9月30日,编号90。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1939年11月18日,徐悲鸿由新加坡乘轮船赴印度,并于11月29日抵达加尔各答。12月初,徐先生一行至圣蒂尼克坦国际大学,中旬晤泰戈尔诗翁,盘桓数日,相谈甚欢,并于期间办个人画展,影响甚众。次年,徐先生继续印度记游之旅,于3月下旬至大吉岭。大吉岭位于印度东部,近喜马拉雅山,风景幽美,气候凉爽,为著名避暑圣地。徐先生至此主要目的有二,一者完成其《愚公移山》巨制,二者采风喜马拉雅山。在大吉岭数月间,除完成《愚公移山》外,徐先生喜此地异国风情,常取其景其物多入画稿,并为之后屡次描摹。大吉岭常见印度秃鹫一种,又名兀紫檀,其体型巨大,头颈无毛而体覆厚羽,常栖息于悬崖峭壁。徐先生喜此特生秃鹫形容奇古、身形伟岸,遂以之为稿记录下来。
1941年回到槟城后,徐先生曾向友人亲述灵鹫神态逼人,气势雄伟的动人姿态,并将之入画,成之大幅,亦即中国嘉德2011年高价释出之《喜马拉雅灵鹫》。1942年1月,日军侵略的战火弥漫整个马来西亚,悲鸿大师不得不在仓促下乘最后一班轮船离开,途经缅甸入云南,至昆明大观楼,再见灵鹫,赞叹之余,作竖幅《灵鹫》,并署题妻廖静文宝存,这便是徐悲鸿纪念馆珍藏的著名藏品。
印度大吉岭之后,徐悲鸿屡以灵鹫入画,除上述两幅外,画稿、成幅亦多,此题材遂成徐氏动物画之典范代表。本幅《双鹫》作于1944年,与徐馆藏珍同为竖幅,尺寸亦在伯仲,而较2011年释出本略大。画写一正一侧双鹫并立睥睨,远山青黛如染、近石嶙峋嵯峨,山叶染黄伴石而生。远山只出大略之形,清雅之笔写出漫漫山姿;浓墨作兀崖轮廓,淡墨阔笔杂以绿色扫出石质;黄叶则以细笔勾形,鹅黄稍染,富传统韵味。双鹫眼神睥睨,缩颈敛羽,赭色杂墨染秃鹫羽毛,浓墨又写尾羽,杂色散锋写颈、身交接处之篷羽;细笔精谨写秃鹫之双爪、眼神、勾嘴、长颈,造型把握精准到位,显示徐悲鸿对于物象解剖结构之深刻了解。以彩墨画鹫是大师的独创,从其写生稿和三件完成稿可以看出,杰出的造型能力为徐悲鸿的水墨画创作提供了其它艺术家很难达到的一种写实高度,尤其是动物姿态的塑造,在悲鸿浪漫、悲情的笔墨渲染之后,更呈现出一种英雄颂歌式的交响曲氛围。这件作品堪称徐氏创作中的稀世珍品,对于帮助我们认识徐悲鸿四十年代初的艺术创作的高度和他悲悯的民族情怀有着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