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386 宋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卷第三十五

宋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卷第三十五
拍品信息
LOT号 2386 作品名称 宋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卷第三十五
作者 -- 尺寸 37.5×23cm 创作年代 --
估价 300,000-350,000 成交价 RMB 2,875,000
材质 形制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P264;《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钤印:邓拓文物、邓拓鉴赏、温陵陈伯达印
宋嘉定间泉州本

(宋)朱熹 撰 1册 纸本

提要:宋乾道八年(1172),朱熹与其门人蔡元定、李伯谏、詹体仁等,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要》和胡安国《举要补遗》等书,本儒家纲常名教,简化内容,纲为提要,模仿《春秋》;目以叙事,模仿《左传》,用意在于用 《春秋》笔法,“辨名分,正纲常”。而创我国最早编年纲目体史书 —《资治通鉴纲目》,开纲目体之先河。 朱熹生前,《纲目》反复修改,憾未定稿, 故此未能付梓。宋宁宗嘉定三年( 1210),朱子门人李方子得书稿于朱熹之子朱在,后于嘉定九年(1216)任泉州观察推官,时嘉定十年(1217),真德秀任泉州知州,遂以此书于真德秀,并受推崇,终得于嘉定十二年(1219)在泉州刻印出版。此为《纲目》之初刻本。因泉州别称温陵,故又称“真德秀温陵郡斋刻本”。是年,真德秀易帅江右 , 临行前上书朝廷, 请求将《纲目》书板移送国子监, 朝廷准许,陈振孙谓“今板监中”可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四史部编年类 (资治通鉴纲日) 条)。后刻板历经多次重修,现存刻本多为宋末元明初递修本。据《中国古籍善本目录》著录,现存传世《资治通鉴纲目》宋刻本有三种:8行15字本,8行17字本和10行16字本。此刻本与国图8行17字本相符,其字体为略带欧体风格,开本疏朗,蝴蝶装,半页八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同,白口。 书眉镌干支纪年,金镶玉装。版心自上而下分别镌字数、书名及卷次、叶码及刻工。刻工可辨者有“椿”“千”“养”“文”“涣”“合”“乂”“中”等。是书共存47页,函套封面陈伯达亲笔题签“宋板资治通鉴纲目残本”。

宋嘉定间泉州本《资治通鉴纲目》卷第三十五
纲目体,中国编年体史书的一个变种。起於编年、纪传、典志诸体之后。
宋乾道八年(1172),宋代理学大师朱熹(1130 — 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在其门人蔡元定、李伯谏、詹体仁等人的协助下,据司马光《资治通鉴》(下称通鉴)、《资治通鉴纲要》和胡安国《举要补遗》等书,本儒家纲常名教,简化内容,删正订补,纲为提要,模仿《春秋》;目以叙事,模仿《左传》,用意在于用 《春秋》笔法,“辨名分,正纲常”,创我国最早编年纲目体史书 —《资治通鉴纲目》(下称纲目),而开纲目体之先河。
《资治通鉴纲目》共五十九卷,整部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403),下讫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按时间顺序将一千三百余年史事分为正统、无统两大类进行提纲挈领性地编写。其中把周、秦、汉、晋、隋、唐等六朝作为正统,把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作为无统,而把“周秦之间的战国诸雄、秦汉之间的楚汉对峙、汉晋之间的魏吴晋三国、晋隋之间的南北朝诸国、隋唐之间各支义军建立的政权、五代等这些历史阶段,一概归为无统”。把“汉之魏、吴,晋之汉、赵、诸燕、二魏、二秦、成汉、代、诸凉、西秦、夏之属”这类“乘乱篡位,或据土者”,一概归之于僭国类,归为无统处理。朱熹划判正统则有依归,“只天下为一,诸侯朝觐狱讼皆归,便是得正统”。明晰正统,就是要“明天道,定人道”,以示鉴戒。其每记一事,首先表列提要,以大字书写,顶格编排,即纲;后叙述具体内容,以小子分注,低格编排,即目。形成“大书以提要,分注以备言”的格局,即以大字简叙总括提要,寓褒贬于笔墨之中,从义理上纠正《通鉴》之失,又以分注方式逐条详叙细节,这是撰述这部史学著作的总原则。
关于《纲目》编纂起于何时,并无根本记载,但起始原由,在朱熹的《晦庵集》卷二十二确有记录:“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僭称王号而不正其名,汉丞相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又凡事之首尾详略,一用平文书写,虽有《目录》,亦难检寻。因窃妄意就其事实别为一书,表岁以首年,而因年以著统;大书以提要,而小注以备言;至其是非得失之际,则又用古史书法略示训戒,名曰《资治通鉴纲目》。”
同时《晦庵集》卷八十一又对《通鉴》有着肯定评价:“司马温公受诏纂述《资治通鉴》,然后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编年系日,如指诸掌。虽托始于三晋之后,而追其本原,起于智伯,上系左氏之末章,实相受授,伟哉,书乎!自汉以来,未始有也。”。
可见,朱熹对《通鉴》一书本是极为推崇。但同时也认为其正统观念不强,于理不安,并觉部头太大义例未善,眉目不清,不利于读者,遂对编《纲目》加以强调调整。
《纲目》之依据《通鉴》去繁就简,同时也参校多家之言,进行删正订补。这其中参考之书目有胡安国的《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与之相关的其它文献资料,并收集众多大儒的史论之作。《纲目自序》就有言:“所采有温公所立之言,所取之论;有胡氏所收之说,所著之评。而两公所遗,与夫近世大儒先生折衷之语,今亦颇采以附于间。”
两书对比,取舍异同大致总结如下:
1.删:《纲目》对《通鉴》依时所记史事进行了大量的精简压缩,保留基本史实的同时,删去一切次要文句及某些繁琐经过。如:唐僖宗广明元年十一月记事,《通鉴》原文726字,《纲目》只298 字。
2.增:《纲目》对《通鉴》所记载不足之处,进行了补充。其中有些是司马光削去不载的,一些是《通鉴》漏记的史实,如汉高祖四年实行算赋令,《通鉴》失载,《纲目》予以补上。”
3.改:《纲目》改正了《通鉴》纪年方式的不当之处,如《通鉴》在分裂割据时代,为记事方便,硬设王朝为主纪年,以致纪年与纪事脱节,且难免有主从尊卑之嫌,《纲目》则按实并书,不相主客;又比如《通鉴》纪年,凡遇一年中有年号变更时、“皆以后来者 为定”,既不能反映年号起讫之准确时间,又造成纪年与纪事不相符的矛盾。《纲目》一律改为如实记载。其次是改正《通鉴》某些史实记载错误,如齐人伐燕时间,司马光误为齐宣王十年,《纲目》修正为齐湣王十年 。
《纲目》的编纂,朱熹倾注大量心血,但成书面世依旧断复坎坷,其生前并未定稿付梓。庆元四年( 1197) 八月,身陷“庆元党禁”政治漩涡的朱熹痛失高弟子蔡元定,“与元定往复参订”就此戛然而止。庆元五年,慎重决定“委门人赵师渊修补《资治通鉴纲目》”。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71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的“庆元党禁”运动中去世。
十年后,宋宁宗嘉定三年( 1210),朱子门人李方子得书稿于朱熹之子朱在。后于嘉定九年(1216)任泉州观察推官,时嘉定十年(1217),真德秀任泉州知州,遂以此书于真德秀,并受推崇,终得于嘉定十二年(1219)在泉州刻印出版。此为《纲目》之天下流行之初刻本。因泉州别称温陵,故又称“真德秀温陵郡斋刻本”。是年,真德秀易帅江右 , 临行前上书朝廷, 请求将《纲目》书板移送国子监, 朝廷准许,陈振孙谓“今板监中”可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 卷四史部编年类 (资治通鉴纲日) 条);嘉定辛巳年(1221),朱子门人饶谊又住持刊刻“庐陵本”。但二者全帙皆泯然岁月,亦为难寻。
据《中国古籍善本目录》著录,现存传世《资治通鉴纲目》宋刻本有三种:8行15字本,8行17字本和10行16字本。此刻本与国图8行17字本相符,是为最早的温陵刻本。
是书《资治通鉴纲目》卷三十五,共存47页,记录了“陈宣帝太建北伐”等史实。其字体为略带欧体风格,开本疏朗,蝴蝶装,半页八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同,白口。书眉镌干支纪年,金镶玉装。版心自上而下分别镌字数、书名及卷次、叶码及刻工。刻工可辨者有“椿”“千”“养”“文”“涣”“合”“乂”“中”等。函套封面陈伯达亲笔题签“宋板资治通鉴纲目残本”。《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P264等著录。钤印:邓拓文物、邓拓鉴赏、温陵陈伯达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