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415 十竹斋笺谱初集四卷

十竹斋笺谱初集四卷
拍品信息
LOT号 2415 作品名称 十竹斋笺谱初集四卷
作者 -- 尺寸 31.4×21.3cm 创作年代 --
估价 25,000-28,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1952年荣宝斋新记饾版套色印本

(明)胡正言著 1函4册 纸本

民国版《十竹斋笺谱》以崇祯原版翻刻,共版图二百六十一幅。崇祯本秘若珍璧,以西谛之地位阅历,生平仅见三四种,故后来翻刻本所据底本大都非崇祯原刻,这点郑振铎于《劫中得书记》云及。历来翻本累叠,翻而又翻,失真更切,或有可称精美者,尚不能与此本相比。原笺谱饾版拱花要求极高,翻本或勉强能作套印,拱花则未能制作。《笺谱》一书在美术史及印刷史皆享盛名,鲁迅与郑振铎编刻《北平笺谱》大获成功后即选定此谱为下一种精雕本,为此事鲁郑二人往来函牍数百通,借王孝慈藏本影付北平荣宝斋制,其精雕细琢令鲁迅急不可耐,信中言“但我们的同胞,真也刻的慢,其悠悠然之态,固足令人佩服,然一生中也就做不了多少事,无怪古人之要修仙,盖非此则不能多看书也。”而二十三年刻成后则拍案欣喜,言“翻刻成绩确不坏,清朝已少有此种套版佳书,将来也未必再有此刻工和印手”,则实非虚言,就《笺谱》一书可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鲁迅逝世后西谛继作此事,于民国三十年全书四集刻竣。1952年郑氏于淮上购得一帙,其中能补孝慈藏本缺图二十二幅,总计二百八十三幅,重印行世。据研究者认为,荣宝斋《十竹斋》历年来实际有三种版本:一、1941年初刻成版。二、1952年以民国原版重印,增补二十二图本。三、1952年荣宝斋重刻本。1952年原版重印本用蓝色洒金封叶,函套出版标签题编辑者为“郑振铎”,郑序后有钤印,翻刻本为米黄洒金封叶,编辑者为“胡正言”,郑序后无钤印。且内部板片互相对较,几乎均有差别,差异较大的,有如首册第十图、第三十二图,第三册第十九图等。校阅此二品,均为1941年民国旧版1951年增补重印本,每套总计图二百八十三幅,以宋锦为函套,其雕版艺术和装潢工艺,作为原刻,较重刻本,自然高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