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714 清早期 黄花梨攒卍字纹六柱架子床

黄花梨攒卍字纹六柱架子床
拍品信息
LOT号 6714 作品名称 清早期 黄花梨攒卍字纹六柱架子床
作者 -- 尺寸 长206.5cm;宽106.5cm;高205.5cm 创作年代 清早期
估价 6,200,000-8,200,000 成交价 RMB 8,165,000
材质 形制
【出版】
霍艾(Ignazio Vok)博士《极简之风——中国古典家具集藏》2004年,页39。

【备注】
1.嘉木堂旧藏;
2.霍艾(Ignazio Vok)博士旧藏。

【展览】
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展览,2004年。

黄花梨架子床,凝练空灵,历三百余年,仍然现代,为德国建筑师霍艾(Ignazio Vok)博士旧藏,是罕见的明式家具珍品。
与此例相似的架子床共有三张,风格趋同而结构各有变化,不乏别发机杼之处,显然匠师颇善于变化其制,呈现不同面貌。此例以简练见长,不设楣板,愈发空灵,结构则可依靠六柱间的罗锅枨支撑。四面围栏,前方门柱与角柱间设短围栏,侧、后设通长围栏,围栏上方横枨以烟袋锅榫与竖枨相连,下方横枨与之则格角相接,内攒格为卍字纹格,花格秀密,宛若锦地。
床座亦罕见,四面平式,床腿扁阔,上方出透榫,安稳无虞。边框立帮,不设牙板,以粽角榫与腿足相合,交接处有柔和的弧嘴。马蹄小巧,稳稳落在地上。
此例为六柱式黄花梨架子床中唯一在床顶下不设横楣板者,一般所见架子床以四面设横楣板者多见,也有三面或仅前面设横楣板者。观其比例,高度甚为得体。拆卸后榫卯内和榫眼内包浆明显,且有局部修补,可证为原始榫卯,故信为原制。有一类福建地区所制架子床,以红豆红或黑漆等为主,多不设横楣板。此床产地,从独特的四面平结构来看,不排除是福建地区家具特征,亦可证不设楣板有其源头,并非改制。
霍艾(Ignazio Vok)博士对造型简练空灵的明式家具极为推崇,曾于2004年在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出版图录Pure Form — 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所选家具皆体现霍艾博士作为建筑师的独特品味,此例为唯一入选的架子床,如其所言:“因为此例的轻盈与空灵,如果把它放置在一个大型空间里,便如同一个绝美的雕塑作品。”

极简的范例
黄花梨攒卍字纹六柱架子床
张辉
明式家具专家
古典黄花梨架子床经过漫长的徘徊,这几年刚刚从价格洼地起步,逐渐回归价值。每个新出场的黄花梨架子床都让人期待,保利拍卖公司2021年春季拍品四面平黄花梨架子床就是其一。
在已曝光的资料中,尚未见过如此精炼的架子床,其上下统辖在明快的设计风格中。若问此床出众处,上中下段简无敌。从资料看,此式架子床存世仅有此例。
架子床下段之床盘,四面平式,而且是无牙板四面平式。在常规概念中,四面平边抹下有牙板。故此式称为“无牙板四面平”。广义的四面平式包括牙板四面平型、无牙板四面平型和变体四面平型。
床屉可以活拆。大边、抹头看面厚大,为“立边”作法。大边上横面则较窄, 一般难以直接裁口穿藤心,所以立边做法的罗汉床、架子床多用活屉。加上活屉后,加大了俯视时的宽度感,视觉尺度合理。它将材料宽大的一面示人,看面美观而用料并非太大,这是匠人的巧思。
边抹与四腿格角相接,为小圆角。马蹄足扁矮,有磨损。
下座如此简单,上端如何设计才相配?床顶直接六柱之上,衡门式也。没有惯例中的门楣子和挂檐。果然,精炼无敌。六柱间置罗锅枨,在力学功能性上就十分合理了。
六柱面上打洼,前后左右围子边框面上都打洼,床围子间以短材攒接万字纹,其面上也均打洼。一材洼则众材洼。这成为明式家具此类制作的固定语法。
这样,此床的上中下三段展示了什么是明快到炸、简洁天花板了。
下面,可以谈谈床围子攒接工艺以及蕴含的时代意义。
攒接万字纹俗称万字不到头。由万字纹连续而成的图案,可以无休止延伸,故称“不到头。万字即“卍”(音万)字。“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字体有逆时针方向的,也有顺时针方向的(卐),也有斜向的。
“攒”是工匠术语,原指一种完成结体的工艺,以榫卯方式把短材纵横接合起来。如以此工艺完成的牙头叫“攒牙头”,以别于用锼挖方法造成的“挖牙头”。王世襄先生为使其意义更为明显,在“攒”字之后加上“接”字,形成了“攒接”一词。
攒接含义实应有二:一是完成构造结体的方法;二是形式美感的手段。它将若干小块木料组合成几何图案,进而将该图案多次重复连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按需要组合成大小不同的装饰面。这让家具呈现出空灵、疏通的美感和玲珑缤纷的效果。
中式家具采用榫卯结构完成结体是伟大构造工艺手段。而攒拼出缤纷几何纹样,同样是不可低估的装饰成就。要合乎工艺和材料的要求,又要以规律性的重复造成图案节奏感和形式感,这需要有良好的视觉审美修养。攒接图案的制作形式多变又整齐划一,工艺繁复而又精准。这需要高超的工艺技能。
攒接,尤其是攒接围板获取多方面的好评:
1.攒接工艺造就了多种纹饰,适合攒斗的图案,尽入明式家具毂中。各种攒接的围板造就了一款款活泼妍美的架子床。
2.攒接工艺可以消除整木的木性应力,防止木材在干燥或潮湿等不同环境下的缩胀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扭曲、变形、断裂。
3.独围板的木材成本高昂,而以短料攒成围板则降低了木材成本。
在攒接工艺基础上,斗簇工艺后继而来,是第二波的、更复杂的工艺。斗簇是指用若干种形态相同的小木块、小木条拼合成透空图案,其相交处使用“栽榫”连接。斗簇而成的图案,无论圆方,匠师统称为“灯笼锦”。的确,斗簇工艺更能营造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攒接和斗簇工艺合起使用,简称为“攒斗”。
攒接、斗簇、雕刻三种工艺在罗汉床、架子床围板上,不同时段呈不同式样,工艺次第演进。最早期就是攒接,明晚期出土物、出版物均可见到(如图1,苏州博物馆藏 明王锡爵墓出土明器朱黑漆拔步床、图2.上海博物馆藏 明万历潘允徵墓出土的榉木榻)。
攒接之后,继之斗簇、雕刻。在很长时期内,它们又交错使用,一床之上,攒、斗、雕工艺并存。只是伴随时间的更替,攒、斗成分越来越少,雕刻成分越来越多。
在清早期浮雕工艺大规模使用后,攒接和斗簇工艺虽被边缘化,但仍使用,并有精品出现。表明明式家具第二发展轨迹上也常有佳作出现。
攒接、斗簇工艺发展的具体步骤:首先是万字纹、风车纹、曲尺纹、十字连方纹,其次为仰覆山字纹、冰裂纹、寿字纹、福字纹等。万字纹、风车纹是简单的攒接图样,广泛使用于早期明式家具上,这与当时工艺步伐合拍。此时期雕刻工艺尚未到来,攒接工艺也刚刚施展拳脚。随着工艺的发展,攒接图案不断复杂。
各种攒斗纹样纵横伸延,于欹斜纷杂中见齐整规矩,诚为形式审美中了不起的成果。
匠师按照美的法则来创作明式家具,攒斗工艺也是如此,其成果符合现代建筑理论中的连续韵律和交错韵律的审美形态。
而且,可见此床前后进深仅106.5厘米,这种尺寸的架子床少有,仅见于年代偏早的实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