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117 周春芽 2001年作 黑根系列——2001 作品12号

黑根系列——2001 作品12号
拍品信息
LOT号 1117 作品名称 周春芽 2001年作 黑根系列——2001 作品12号
作者 周春芽 尺寸 250×200cm 创作年代 2001年作
估价 2,100,000-2,6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布面油彩 形制
出版
《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上卷 P13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签名:2001 周春芽 Zhou Chunya
展览
2002年 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广州艺术博物馆 / 广州

周春芽是一个不断在禁锢中突围的艺术家,在当代与传统,中国与西方的对峙和交流中,他总是在寻找新鲜的视觉素材和形式构造,从“山石”、“绿狗’,至“桃花”,每一个系列的创作都见证了他是如何瓦解中西方艺术中固有的图式和秩序,并建立自己的视觉语言体系。周春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和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早期的教育使他在语言方式上倾向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回国之后他又系统地溯源、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最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源流及其视觉传统在他的绘画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自1990年初开始,周春芽陆续在“山石” “绿狗” “桃花”等符号上实验出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性的构图,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形象,厚重的肌理,弥合的线条…在他的绘画中,“语言” 与“意象“之间的“反冲”和“结合”呈现出对于“世界”与“文化”的主观性建构。
在周春芽的艺术历程中,其每个创作系列都与其特定时期的人生际遇和内心眷恋的事物休戚相关。1994年,一只德国牧羊犬开始进入周春芽的生活,取名为“黑根”。对于黑根的热爱促使周春芽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呈现这条牧羊犬的形象,甚至直到1999年黑根不幸病死之后,这种热爱依旧在周春芽的画布上得以延续。因此,周春芽的“绿狗”系列在不同时期掺杂了画家完全不同的内在感知和敏感情绪。起初,画家凭借谨慎的造型笔法将初来乍到的黑根呈现为一个具体的生命;到1997年,这种具体的形象开始被衍生为绿色,因而自然地生成了某种象征的趣味;直到黑根去世之后,周春芽开始解放自己的笔法,以看似凌乱而实质奔放的笔触追忆已经陨落生命的“绿狗”,甚至再到后来 “绿狗”已经完全超越其本身的物理意义,而逐渐成为一种符号化的母题,成为周春芽得以不断挖掘却又承载着“情感记忆”的视觉资源。创作于2001年的《绿狗》(Lot 1117)中,画家通过剔除具体画面背景的方式来强化描绘对象的视觉浓度,同时再以肆意奔放的笔触和浓烈大胆的用色来呈现丰富的画面肌理与质感。在形象的塑造上,画家结合了雕塑的形态结构与中国文人花鸟画的视觉特征,充分运用皴擦、堆叠、扭曲等运笔技巧,令色彩在画布上不断碰撞、激荡,最终获得一种起伏跌宕的“形体节奏”,在微妙的色彩呼应与灵动迅捷的笔触游走之间,彰显了艺术家的创作情绪与强烈个性。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周春芽开始了“山石”系列的创作。该系列是艺术家将西方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和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意趣进行融合的全新探索,体现了画家在艺术观念上的进一步深入与转换。周春芽在八十年代时赴德国留学三年,其间深受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1989年回国后,周春芽开始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人绘画,尤其醉心于石涛、八大山人、黄宾虹等巨擎,而这一经历对其后来的风格蜕变产生了重要影响。“石头”向来便是传统文人绘画的重要主题,周春芽称“也许石头是大自然的象征,它的坚强和圆滑更容易被艺术家用来表现精神和技法”。在“山石”系列中,周春芽对于这一经典的视觉符号进行了全新的演绎,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与强烈的色彩、笔触来传达自身强烈的主观情绪。
此组《雅安红石》(Lot 1118)作于1994年,类似于传统绘画中“对屏”的形式,与《石头系列—雅安上里》三联画作于同一时期。从后者可知,“红石”这一素材乃是来源于有着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红石滩的雅安地区。具体而言,红石是一种散落在山间尤其是溪水流经之处的石头,其表面附着一层极其稀有的红色藻类,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状况下会幻化出不同的色彩。画家显然被这种石头独特的形制与奇妙的光色效应所吸引,进而开启了“山石”系列中的重要分支—“红石”系列创作。
《雅安红石》(Lot 1118)组画中的红色主调,不仅是事物本身的色彩属性,同时更是一种充满张力的情绪表达。正如画家所言:“红色是公众色彩,它具有强烈爆发和刺激的效果”。画面中,周春芽运用近乎自然主义的方式呈现出石头本身的生命状态。从构图上看,画家借鉴了经典山水画的平远式布局,其间溪水蜿蜒流淌,岸上山石堆叠,植被丛生,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在具体的描绘中,艺术家在保留了对象基本结构的同时,又自然地融合了浓郁的表现性绘画语言。细查之,溪水以红色平涂,岸上的红石反而进行了褪色处理,以碳黑或深红勾画出轮廓,再以淡红色作为阴影,以留白表现强光照射之处。尽管大大小小的石头形态各异,却在艺术家的精心布局之下展现出一种内在的和谐韵律与画面节奏。画中的红色或浓或淡,或厚重或稀薄,兼具表现主义绘画的张扬澎湃与传统山水画中小桥流水的诗意与隽永。大面积的红色在碳黑、绿色、中黄等丰富的对比色和补色的衬托下,显得尤其醒目,不禁令人联想起马蒂斯的经典之作《红色中的和谐》,而画家也因为这一独具个人风格与气质的绘画方式被誉为“抒情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