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23 傅抱石 1943年作 东山图 立轴

东山图
拍品信息
LOT号 2023 作品名称 傅抱石 1943年作 东山图 立轴
作者 傅抱石 尺寸 75.5×63.5cm 创作年代 1943年作
估价 14,000,000-18,000,000 成交价 RMB 22,77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
1.《傅抱石名作集萃—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封面,内文图版11,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2.《新金陵与海上名家精品集》第9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3.《傅抱石年谱》第10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
4.《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集》第26页,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4年。
5.《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第241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6.《首届世界华人典藏大展》第198-199页,首都博物馆编辑,北京出版社,2010年。
7.《金刚坡下—傅抱石》第191页,江苏凤凰出版社,2019年。
8.《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当代书画卷三) 第1085号,故宫出版社,2014年。
9.《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近现代(上)》第216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20年。
【题识】山阴图。癸未立秋后写于重庆西郊山斋。**老伯大人诲政。愚再晚傅抱石。
【印文】抱石长寿、上古衣冠、抱石斋作
【展览】
1.「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收藏大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10月30日-11月10日,北京。
2.「河山万里—新金陵画派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5月,北京。
3.「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2014年12月9日-14日,江苏。

【说明】
傅抱石自题签「傅抱石山阴图」。

傅抱石用篆书题《山阴图》,画面中有四位高士与一株怪松,高士们谈吐有趣,朝向前方漫步而行。42年至44年时期,傅抱石人物绘画中的衣纹使用铁线描,线条方而折,下笔遒劲简练。相比之下,人物面部的刻画较为细致。后期绘画中的衣纹有时取法顾恺之,使用春蚕吐丝描/游丝描,线条较圆。冠用墨画,中间有深有浅;面部用走势,但刻画相对细致,以此形成的墨加走势的画法,会让我们联想到唐代吴道子,也是不施装饰,仅在面部上色,有高骨之气。
四位高士,一位没有冠与巾仅扎发髻,两位有丝质帽巾。他们形神各异,但均沈浸于愉悦的氛围,漫步于山阴道上。高士前方有一古松。他画古松时用水充足,任皮纸把淡墨渗透出去,形成非常自然的状态,跟人物细致遒劲的刻画形成对照,此件作品是他这个时期的一幅佳作。图上钤上古衣冠之印,说明他表现的是上古时期的高人义士。
—萧平(根据视频采访资料整理)
作为二十世纪早中期名家,傅抱石在艺术领域具有持续的影响力。他独到的创造精神不仅体现在山水画方面,也显露于其人物画中。上古衣冠,是傅抱石给自己人物画的一个总结,因他尤喜以上古题材入画。此幅《山阴图》取材于魏晋时期「山阴道上」的典故。从此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四十年代早期的一些典型人物画特征,以及他在融合山水及人物题材时展现出的超高技巧。画面中的树木画的水墨淋漓、遒劲有力,其呈现出的滋润感正似《大涤草堂图》中的梧桐。四位高士呈菱形构图,衣纹线条硬、狠、挺、劲,是典型的傅氏笔法。这种「高古游丝描」来源于抱石先生对顾恺之作品的深刻研究,其中挺劲的线条,方折的用笔,是他对线条的追求与认识。为了体现人物精神,傅抱石还运用散锋来点睛,凭借虚实相生来突显玲珑深邃。
傅抱石一直认为一个画面上要有很多对比的效果、对比的趣味。此作中人物的精工、潇洒飘逸,松树的水墨淋漓、酣畅豪放,就有对比的趣味,这也是我们在欣赏艺术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要素。
—万新华(根据视频采访资料整理)

营造历史上若干美的故实
傅抱石在《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谈到自己创作题材的时候将创作题材分为四类,其中第三类为「营造历史上若干美的故实」。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鹏先生经过严谨考究认为 :
《山阴图》(又名《东山图》、《山阴道上》),此题属于谢安故实题材。《世说新语·雅量第六》「谢太傅盘桓东山时」条注引《中兴书》云:「安先居会稽,与支道林、王羲之、许询共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谈说属文,未尝有处世意也。」①记述了谢安隐居东山时与同在会稽周边寓居的支道林、王羲之、许询(生卒未详)共处同游,《东山图》(或《山阴图》)就是对这一故实的图绘。李公麟此图曾被当时文人广为传赞,周密《云烟过眼录》载李伯时《山阴图》云:
许玄度、王逸少、谢安石、支道林四像,并题小字,是米老书。缝有睿思东阁小玺,并米字印,上题:「南舒李伯时为襄阳米元章作。」下用公麟小印,甚奇,尾有绍兴小玺。跋尾云:米元章与伯时说:「许玄度、王逸少、谢安石、支道林,当时同游适于山阴,南唐顾闳中遂画为《山阴图》,三吴老僧宝之,莫肯传借。」伯时率然弄笔,随元章所说,想象作此,潇洒有山阴放浪之思。元丰壬戌正月二十五日与何益之、李公择、魏季通同观,李琮记。壬戌正月过山阴,伯时作,迥若神明,顿还旧观。襄阳米芾《山阴图》,长沙作。一幅轻绡三尺阔,百岁丹青半尘脱。谁将光景写吴绫?神采森然动毫末。临卷叹张芝,落笔入妙思。舒眉映朗目,白玉无泥滓。堂堂伟且长,想见坦腹姿。山阴道士,鹤目龟趺多秀气;右军将军,萧散精神一片云;东山太傅,落落龙骧兼虎步;潦倒支公,穷骨零丁少道风。仲殊述。伯时为元章作《山阴图》,神情迈往,令人顾接不暇,今归希文家。宣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子楚、师正同观。②
可知此题南唐顾闳中(约910-980)曾绘,该图已不传世,李公麟是根据米芾的口述而提笔画成,遂赠予米芾。另《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十三录《石林建康录》「宋李公麟《东山图》」云:
龙眠李伯时画许玄度、王逸少、谢安石、支道林四人像,作《东山图》。玄度超然万物之表,见于眉睫;逸少藏手袖间徐行,若有所观;安石肤腴秀泽,著屐反首,与道林语;道林羸然出其后,引手如相酬酢,皆得其意于俯仰走趋之间。笔墨间远,妙绝一时。③
这两段文字将此图中四人的形象、动作、神情等描述得活灵活现,尤其是后者,对四位名士的细微姿态和肢体动作都作了详尽的解说。李公麟后,李唐也画过《山阴图》,唐寅有仿李唐之作。④这些图皆不得见。
傅抱石作此题八帧,自言根据叶梦得(1077-1148)《石林建康录》而来。笔者以为,此题也是他研读《佩文斋书画谱》所获叶梦得《建康集》中确有《东山图赞》一文,《佩文斋书画谱》所记是对这段原文的摘录。另,《佩文斋书画谱》所引「《石林建康录》」这一书名本不存在,实为「《建康集》」,纯属讹误,而傅氏自述中亦称「《石林建康录》」,可见他完全是从《佩文斋书画谱》中沿袭而来,故有此推断。他依照《佩文斋书画谱》所记李公麟图绘制,将图中人物形貌、神情、姿态与文字细节一一比对,几乎不差分毫。
之后,此画题又被他重新命名为「山阴道上」,语出《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的两则记载: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⑤
王子敬曰:「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⑥
这一画题名称的变化也从侧面印证了傅抱石对六朝故实与人物的熟知和通融,沈浸着他对中国早期山水画研究的心得以及对这一时期历史、文化的热忱。若不知晓这一画题本事的来源和演化,易将「山阴道上」一语误解,如黄苗子就称此题出自《世说新语》中王子敬的故事⑦,乃典型的望文生义之误,同时把画题内涵简单化了。
①[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69页。
②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第415页。
③[清]王原祁等纂辑:《佩文斋书画谱》(「扫叶山房本」影印五卷本),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第2377-2378页。
④[明]唐寅著,周道振、张月尊辑校:《唐寅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26页。
⑤[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3页。
⑥[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5页。
⑦黄苗子:《画坛师友录》(增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年,第238页。
—节选自《希古与幽怀—傅抱石的人物故实画》(张鹏著),第75页,中华书局,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