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589 于非闇 1937年作 杏花双鸠图 立轴

杏花双鸠图
拍品信息
LOT号 2589 作品名称 于非闇 1937年作 杏花双鸠图 立轴
作者 于非闇 尺寸 114×44.5cm 创作年代 1937年作
估价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1,38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题识】芳树春融绛蜡凝,春风寂寞掩柴荆。画眉庐女娇无奈,龋齿孙娘笑不成。已怕宿妆添蝶粉,更堪暖蕊断蜂声。一般疏影黄昏月,独爱寒梅恐未平。一穗芦鞭一穗尘,西园红艳眼中新。帽檐分去家家喜,洒面飞来片片春。梅柳几曾同故事,樱桃才得缀芬辰。荒城此日肠堪断,老却探花筵上人。游雁荡过沪闻有绿鸠,趋车往觅,已为人得去。作此并录元好问诗。非闇。
【印文】于照、非闇、非闇丁丑年作
【来源】北京保利2009年仲夏拍卖会,lot3739。

作品中石绿等矿物质颜料的大面积入画,也是于非暗特有的设色法。这些浓艳夺目而深沉稳重的矿物质重色,以薄涂厚染的方法附着于鸟羽、花叶之上,构成类似西画的冷暖冲突,增添视觉上的厚重感,也使画面更显富丽堂皇。画面中枝叶的表达,直追宋人,清新雅致、古意十足。

芳树春融绛蜡凝,春风寂寞掩柴荆。画眉卢女娇无奈,龋齿孙娘笑不成。
已怕宿妆添蝶粉,更堪暖蕊闹蜂声。一般疏影黄昏月,独爱寒梅恐未平。
一穗芦鞭一穗尘,西园红艳眼中新。帽檐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
梅柳几曾同故事,樱桃才得缀芳辰。荒城此日肠堪断,老却探花筵上人。

作品瘦金体题写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的元好问之「杏花二首」,在题跋中还提到了于非暗创作此幅作品的缘起「游雁荡过沪,闻有绿鸠,驱车往觅,以为人得去,作此并录元好问诗」,1937年3月(即农历二月),于非暗、张大千、谢稚柳、黄君璧、方介堪等人结束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后,结伴游览雁荡山,阅遍山中美景,又于归途中同游浙江天台山,于非暗见天台山之「春云满山,时桃花正王(通「旺」),红颜白雪」之佳境,念念不忘。后于非暗、张大千、方介堪回京之后,值「七七事变」,张大千被困于京,百无聊赖,曾写《西石梁瀑布图》提及游雁荡之事,题识内有「迄今诸人风流云散,惟予与非暗犹得朝夕相见耳」。此次游历,使得于非暗开拓了眼界,获益匪浅,使画风为之一变。
转眼到了1938年,张大千在于非暗创作的《花鸟》的跋语中写道:「非暗同游雁荡,极赏花木之美,北归后,画法大变,倘更游吾蜀,当不平揖黄荃父子,又岂特追踪道君皇帝已耶。」对于非暗工笔花鸟画作风格的变化予以了肯定和更高的期望。于非暗在回北平的游记中亦写道:「当我们自杭州起行,直赴雁荡,看见沿边公路的风景,知道这是马远、夏圭笔墨所自来,而明的周臣、唐寅,也参考了这些天然的美景。」
由此可见雁荡之行,对于非暗影响之深远。此幅作品即是雁荡归来后所写,这一时期,于非暗从临摹五代、两宋和明清的宫廷花鸟画入手,总结出以陈老莲、赵子固的笔法为基础,融合尖、圆、瘦之笔意,加入宋徽宗「瘦金书」的「两宋双勾法」。用此法所绘画作,作品既保留了原有的笔墨意趣,又使线条兼具书法韵味和体积质感。而依附于笔墨的渐次生发的晕染设色,浓烈而不庸俗,极具装饰而不流于娇媚,呈现出富丽雅逸、雍容大气的皇家院体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