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802 罗中立 1984年作 少女与牛

少女与牛
拍品信息
LOT号 1802 作品名称 罗中立 1984年作 少女与牛
作者 罗中立 尺寸 120×89cm 创作年代 1984年作
估价 1,0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布面油彩 形制

签名:中立 1984.4
说明
罗中立于20世纪80年代游学于比利时,借住波普先生家中,此作品为借住期间创作。

来源
亚洲私人收藏,原藏家得自比利时藏家波普先生

“故乡”组画是想象的再现,而非真实场景的描绘。被突出和夸张的特征隐含着画家所认定的意义。在这批画中,农民的形象作了处理,身材粗短,相貌平平,动作笨拙;环境表现得简陋、贫寒;颜色单调沈闷,用笔粗狂质朴。这种近似原始主义的风格有着两方面的意义,一个是对风情化的抵制,坚持现实主义的本质表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表现事物,表现的形式也从反映事物本质中浮现出来。另一个是社会的意义,这种粗俗质朴的形式是事物自身的属性,原始、贫困、辛劳等都是通过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罗中立把这种蕴藏在农民身上的本质属性看作一种伟大的精神,在农民身上承载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精神。
——易英

罗中立是当代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注重探索当代油画的民族性和现代性,以独特的个人风格阐释中国传统的原生态农业文明。
罗中立的油画风格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他以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和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创作了代表作《父亲》,“替农民喊叫”,展示川中农民平凡生活是艺术家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
创作于1984年的《绣花少女》(Lot 1803) 是罗中立创作生涯第一时期代表其乡村美学的典型佳作,女孩依靠在农舍小木屋前,全神关注地做着刺绣,小狗和家禽在两旁陪伴,传递平和安静地氛围感。艺术家用粗旷且富有力量地线条和肌理表现了充满乡土元素的原始美,在色彩方面罗中立采用与黄土地颜色相近的颜色如黝黑、亮黄来描绘女孩的肤色和小屋背景,以此表达中国普通农民的生活形态以及艺术家对原始生命力和个体生存意识的尊重与推崇。
作于同年的《少女与牛》(Lot 1802) 也描绘了乡村少女的质朴生活,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牛棚上影影绰绰,随画面延展的阴影和亮部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女孩忙完农活,靠着木屋小憩片刻,水牛探出头望着女孩,与她一起享受着阳光。罗中立用粗野笨拙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体与动势,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泥塑及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华,人物造型稳重,极具雕塑和朴拙的美感。
1983年罗中立赴比利时学习,西方表现主义作品给艺术家带来巨大冲击,他开始思考如何更准确表达中国农村民俗生活中蕴含的暖暖人情。罗中立的艺术风格逐渐从写实主义向表现主义转变,以夸张变形的人物和轻松写意的氛围展现农民最质朴真实的一面,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描绘着他对中国农村的理解。艺术家逐渐构建了一种强烈的原始表现主义风格,充满荒诞和调侃却又真诚质朴的全新视觉语言。在休憩、避雨、回家、过河等情景中,罗中立描绘出乡村生活的色彩与诗情。
过河是罗中立笔下多次描绘的主题,这一系列创作始于1990年代初期,是罗中立转向原始表现主义艺术创作的代表系列之一。远离了曾经宏大深刻的社会反思意味,这一系列以过河、拥抱、暮归等最平凡的农村生活场景展现出农村现实生活中最原始和质朴的美感,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感情,在田间地头、在夕阳之下,草垛旁边... 无不揭示出蕴藏在中国人心底永恒的人性本色。
《乡情系列-过河》(Lot 1804) 创作于1998年,是罗中立此一时期的典型佳作,图中描绘了农民带着爱人幼子小心翼翼过河的场景,抒发画家对乡土文化的关怀,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与真挚温暖的家庭情感。
河中站立的父亲双膝微弓,双臂有力地将妻子和襁褓中的婴孩托过水面,身上的重量和肩头的锄头压弯了男人的腰,尽管如此,从男人瞪大的双眼与水面荡起的圈圈水纹中可以看出,一家之主依旧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向对岸挪动。画家以视觉聚焦的创作手法将紧紧相拥共渡的一家三口凝聚于画面中心,女人翘起的双脚,依靠的身型,肩上倾斜的锄头以及男人微倾姿态制造出画面的动势,酝酿出片刻间的险情无不牵动着观众的心神。此刻男人专注的神色以及妻子紧张的视线将人们的视线带出画面之外,前方是否长路漫漫?
罗中立故意追求一种笨拙的原始意味,粗旷的笔触,流动的色彩、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使人不禁联想到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与梵高笔下面黄肌瘦典型传统农民固有形象有所不同,罗中立笔下的男人肌肉发达,体格健壮、皮肤黝黑,手部和五官均被放大。女性的形象则充分呈现出丰乳肥臀之态,但艺术家对女性生理性特征的夸张表现并不是为了塑造性感姿态,而是源自对母性以及繁衍的赞美。农妇是中华大地上质朴、旺盛生命力的人格化显现,在艺术家流动的笔触和厚重的肌理中,男与女、天和地,真挚的情感自然流淌呈现。
在画面氛围之中,艺术家以聚光灯手法将画面中心的男女至于高光之下,而母亲身后襁褓中的婴孩则处于父母的阴影之下,在光影的流动之下流露出父母对幼子强烈的保护欲与无条件的爱,构建出原始朴素的人性之美的理想生活图景。
如果说罗中立在1980年创作的《父亲》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油画界的地位,那么其在九十年代初期转向原始表现主义的作品则让他的艺术创作进入了另一个高峰期。画家将观众们带回到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原始状态中,展现了未被现代工业文明污染的质朴人性,表达了艺术家期盼人性回归到原始纯真状态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