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626 清乾隆 金地洋彩宝相花灵芝万福葫芦瓶

金地洋彩宝相花灵芝万福葫芦瓶
拍品信息
LOT号 5626 作品名称 清乾隆 金地洋彩宝相花灵芝万福葫芦瓶
作者 -- 尺寸 高21.5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2,200,000-4,200,000 成交价 RMB 3,335,000
材质 形制

“大清乾隆年制”款
备注:
“清玩雅集”资深会员旧藏

本品呈葫芦状,圆口束颈,溜肩连弧壁。此瓶整体以金为地,极具雍容之感,甚是夺人目光。瓶口沿亦描金一周,瓶通身以料彩绘以缠枝莲纹,间或有飞蝠口衔万字、方胜等,有万福齐天”,“万福延年”之意,写实生动,呼之欲来。此纹样当属乾隆皇帝甚为喜爱之纹样,吉庆有余,福寿延绵,精妙美好。底部施松石绿釉,落有矾红“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本品之主题和寓意为“福”与“寿”,由此可判定本品或与祝寿节庆有关。在乾隆执政时期,清朝国力达到最强胜,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八年,清朝财政收入将近五千万两,乾隆四十二年,清朝国库收入来到了八千余万两,充盈的财政收入令乾隆皇帝在庆寿典礼中花费极为奢靡。据史料记载,乾隆生母钮祜禄氏的一生贯穿整个康乾盛世,享年达八十六岁,她的儿子弘历(乾隆皇帝)对其千依百顺、孝敬有加。乾隆皇帝曾为母后办了五旬、六旬、七旬、八旬四次“整寿”的大庆,每逢圣寿,先进寿礼九九,亲制贺寿诗文。贡献如意、佛像、冠服、簪饰、金玉、玛瑙、水晶、珐琅、瓷器、花果、外国珍品等礼物。公元1751年(乾隆十六年)冬,是钮祜禄氏的六十大寿。弘历改建原来明代的成安宫,将其更名为寿安宫,即寓祝皇太后平安长寿之意。清乾隆二十六年,弘历为母亲办了七十大寿,是年十一月十五日,恭请母后进寿安宫,他亲率后妃侍膳、赏戏,举行小型筵宴。二十日,为皇太后加上徽号,在慈宁宫行礼,并设大宴。钮祜禄氏卒于1777年,乾隆以是六旬。而乾隆皇帝本人在其六十、七十祝寿之事,史料并未过多提及。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帝迎来了他的八十寿辰,以当时清帝国的和平与繁荣,乾隆皇帝举办了最为盛大的寿辰典礼,史料记载这场盛大寿典的花费,总计为1,144,297两白银,亦不算大臣、地方官员筹出补贴,众多官僚自愿从俸银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薪资,支付这比巨额的祝寿经费,以表忠心。综上所述,结合本品之态,更有可能为乾隆皇帝为钮祜禄氏庆寿之作,其精致小巧,手可盈握,当得皇太后欢心,故本品正可能为烧造于此时的贺寿御礼,见证乾隆对其生母大寿之盛。
本品是一件直接呼应“贺寿”之需求但设计秀雅而不俗的佳作。纵观有清一代内府御瓷的纹饰多赋予吉祥喜庆的寓意,本品亦然。史料所载,雍正皇帝尤喜祥瑞,故彼时内廷诸式工艺品多饰瑞物。本品基于贺寿之目的而制,故而不可能重复生产,存世必罕,当今所见资料中未能发现与之相同之例。
此式金地万福纹样小瓶,应属清宫内庭,供帝王把玩、陈设兼修之器,存世极为罕见。类品可参考者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高33.3公分,以松绿釉为地,其上仅绘百蝠纹饰,,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3月,第72页,图61。另一乾隆例,通体浅黄地上绘缠枝莲纹,售于香港苏富比,2010年10月7日,编号2126。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