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01 顾斗英 1580年作 墨花图卷 手卷

墨花图卷
拍品信息
LOT号 0101 作品名称 顾斗英 1580年作 墨花图卷 手卷
作者 顾斗英 尺寸 引首30×98cm;画心30×874cm;题跋30×22cm 创作年代 1580年作
估价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引首:明顾仲韩墨花长卷真迹逸品。紫珊徐渭仁题于寒木春华馆。钤印:徐渭仁印、千声室。
题识:庚辰重九雨中无事,秋水学兄此纸索画,率尔点墨,次日开霁,遂为了之。霜晴小冷,清寒之气似集我笔端也,顾斗英。
钤印:仲韩
鉴藏印:紫珊秘玩、孄叟、渡、衰雪
题跋:顾仲韩画流传人间甚少。此卷运笔高浑,有白阳山人之逸趣,而秀润过之,洵杰构也。临窗展阅,因识于后。乾隆四十九年(1784)岁在甲辰暮春之初,后学曹锡宝。钤印:臣锡宝印、容圃。
说明:
1.曹锡宝、徐渭仁旧藏,徐渭仁题引首。曹锡宝(1719-1792),字鸿书,号剑亭,晚号容圃。清上海人。乾隆六年(1741)举人,考授内阁中书,直军机处。二十二年第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历署陕西监察御史,疏劾和珅家人,革职留任,寻复原职,卒于官。和珅败,赠副都御史。
2.徐渭仁,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书画家。字文台,号紫珊、子山、不寐居士。上海人。早年善书法,尤长汉隶,收藏碑帖甚丰,并精于鉴别,当时人称为“巨眼”。徐得隋开皇《董美人墓志》,甚珍爱,遂自号“隋轩”。后又得王昶旧藏之建昭雁足镫,在宅中辟“西汉金镫之室”。年三十八,忽又学画,兰竹山水,闭门研求,搜罗历代绘画,题识名画。他还重视地方文献,藏有孤本嘉靖《上海县志》、万历《上海县志》等。

顾斗英为顾名世次子,顾名世归隐的居所就是赫赫有名的露香园。顾斗英与兄长顾箕英均精通文艺。尤其是顾斗英,天资出众,崇祯《松江府志》载:斗英丙戌(1586)督学房公,岁试拔之第一,与董宗伯、沈侍御一时皆名噪吴下。能诗,有盛唐风格,善弈,工书画,名士才情,无所不并。著作甚富,惜不尽传,所遗楷书小画人,至今宝重之,声价几与莫廷韩相埒。董宗伯即董其昌,莫廷韩即莫是龙。钱谦益小传载:仲韩(顾斗英)初与华亭莫廷韩皆秦川贵公子,风流文采,人称云间二韩。

顾绣,起源于明代松江(今上海)人顾名世之家,故名。顾名世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官至尚宝司丞,晚年曾在上海九亩地筑园,筑园时得一石,有赵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故园名“露香园”,顾家刺绣称“露香园顾绣”、“顾绣”。顾斗英为顾名世次子,崇祯《松江府志》载:斗英丙戌(1586)督学房公,岁试拔之第一,与董宗伯(董其昌)、沈侍御(沈周)一时皆名噪吴下”。《上海二轻工业志·专记》载:“能诗善画,得有造墨秘法,以松烟和油脑、金箔、珍珠、紫草、鱼胞捣两万杵合成墨,每锭有‘海上顾振海墨’印记,一般只送不卖。制法早已失传”。钱谦益小传载:“仲韩(顾斗英)初与华亭莫廷韩皆秦川贵公子,风流文采,人称云间二韩”。由此可见,顾斗英与莫是龙诗文并重,极富文采,善制墨,创“顾振海墨”。
顾斗英的画风,史料记载不多。《松江府志》称:“工书画,名士才情,无所不并”;“所遗楷书小画人,至今宝重之,声价几与莫廷韩相埒”。王圻《祭顾仲翰文》称顾斗英的绘画可并比唐朝王维。说明了顾斗英广学诸家,画名卓著一时。其父顾名世,官尚宝司丞,正是在内宫管理宝物的官吏,应是受到了家庭便利条件熏陶,且把“顾绣”艺推至极致的顾名世孙媳“韩希孟”,善画,以宋元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杰作为摹本,亦绣亦画,故宫博物院藏有她摩绣的宋元名迹册十余帧,以及当时松江画派代表人物董其昌亦为顾家座上之宾,对顾绣极为赞赏,称它“精工夺巧,同侪不能望其项背…人巧极天工,错奇矣”。由此可见,顾斗英的画风结合了“松江画派”以及“内宫库藏”多方面影响。
本件《墨花图卷》署年款“庚辰重九”,为万历八年(1580年)作,画风上受到了白阳山人陈淳水墨写意的影响,运用淡墨、重墨、泼墨等不同的笔墨技法,勾勒出不同花卉疏斜历乱的花叶,笔势飞动苍逸,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度感,展现自然韵味的同时,达到了文人画所崇尚的“逸格”风格。
徐渭仁题引首,卷后有监察御史曹锡宝题跋,曹锡宝,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军机章京、刑部主事、刑部郎中、山东粮道和监察御史等职,乾隆晚期和珅专权,诸官员不敢相抗。监察御史曹锡宝弹劾和珅家人旁敲侧击,但被友出卖弹劾无果。嘉庆帝亲政后为曹锡宝雪冤,追赠为左副都御史,人称“直臣非不可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