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380 徐悲鸿 1939年作 行书七言联 立轴

行书七言联
拍品信息
LOT号 0380 作品名称 徐悲鸿 1939年作 行书七言联 立轴
作者 徐悲鸿 尺寸 176×46cm×2 创作年代 1939年作
估价 280,000-380,000 成交价 RMB 649,6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款识:山林有福可常住,名位如诗得偶然。 沧海先生贤兄雅教,廿八年八月悲鸿。
印文:徐悲鸿
说明:上款为徐悲鸿先生新加坡的挚友曾沧海、吕国豪夫妇。2001年翰海春季拍卖会推出的二十五件,徐悲鸿先生的精品佳作,就来自于曾沧海,吕国豪夫妇。
注:此拍品经廖静文女士鉴定为真迹,附鉴定证书。
徐悲鸿认为“中国书法造端象形,与画同源,故有美观。演进出简,其性不失。厥后变成抽象之体,遂有如音乐之美。点画使转,几同金石铿锵。人同此心,会心千古。抒情悉达,不减晤谈。……倘其中无物,何能迷惑千百年‘上智下愚’如此其久且远哉?”
“书之美在德、在情,惟形用以达德。形者,疏密、粗细、长短,而以使转宣其情。如语言之有名词、动词而外,有副词、接词,于是语意乃备。”—徐悲鸿《积玉桥字跋》
徐悲鸿的上述有关书法的观点在传统书论中可谓数不胜数。但其中所包含着他对抽象线条情感表现之内涵认识是很可贵的。这一方面归功于他的具有极高造诣的书法老师康有为对他的指导,另一方面与徐悲鸿格外重视临帖有着非常密切之关系。他主张纠正书界之衰弊,其法在“爰集古今制作之极则,立为标准”。他认为临帖之法,“将碑帖、法书分别照字的部首加以剖析,临摹若干遍记住其特征,即离开原作进行默写,然后再对照原作找出不似之处加改正,并要悬之壁间自己观摩,谓之‘医字’。如此反复行之数周,自己可以大体掌握其结构和神态”。徐悲鸿正是基于这种严谨的态度,加之勤学苦练,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貌,并将他坚实的书法功底熟练地运用到他的国画创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