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301 徐悲鸿 1935年作 春之歌 立轴

春之歌
拍品信息
LOT号 1301 作品名称 徐悲鸿 1935年作 春之歌 立轴
作者 徐悲鸿 尺寸 112×108cm 创作年代 1935年作
估价 5,800,000-6,800,000 成交价 RMB 10,136,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1.《徐伯阳藏画展》图版10,1990年,徐悲鸿纪念馆旧藏;
2.《现代书画投资 徐悲鸿卷》P65,北京出版社2005年出版;
3.《荣宝斋 清赏雅集》(2003年特刊),P33,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4.《世纪回声—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作品集》P39,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3月版
5.《徐悲鸿作品集—续一》,徐悲鸿纪念馆审编,文物出版社2009年即将出版。
款识:春之歌。大千道兄教正,乙亥悲鸿。
印文:悲
来源:徐悲鸿纪念馆旧藏。
展览:1.徐伯阳藏画展,香港爱丁堡广场大会堂七楼展厅1990年11月13日至16日及11月25日至30日。
2.“春之歌—世纪悲鸿作品收藏大展”,徐悲鸿纪念馆、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2009年3月4日至26日。
说明:上款人为徐悲鸿好友张大千先生。
悲鸿画马,“一洗万古”,天下驰名; 悲鸿之牛,则譬如晨星,虽然光华,毕竟稀见。画面上,壮牛形体庞大,牧童灵动乖巧,一大一小,一静一动;老柳茁壮,新枝繁茂,虽是墨笔,绿意可掬。衬以葱葱绿草,构成了充满希望的春之歌。悲鸿善马,妇孺皆知。他的马之所以能在千百年来无数画马的作品中超迈群雄,主要是他成功地将西画的技法和精神融入了国画之中,注重比例,造型准确,以形传神。悲鸿画牛却非常少见,更特别的是,有关研究专家认为,画中牵牛的牧童是以徐悲鸿的儿子为模特的;而画面上的牛腿,看上去酷似徐悲鸿擅长的奔马的双腿,形成了“牛身马腿”的独特造型。因此,这幅 《春之歌》在古往今来众多画牛图中显得颇为特别,也不同于徐悲鸿本人以往的画作。
此画款题“春之歌。大千道兄教正。乙亥,悲鸿”,钤“悲”字印。乙亥乃1935年,是年徐悲鸿40岁,张大千36岁。当年正值张善孖、张大千兄弟在北平举办昆仲联展,徐悲鸿原拟持赠张大千,但由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院前身)临时决定由徐悲鸿带学生到黄山写生,徐悲鸿未能参加张氏昆仲联展,故此作品仍在徐氏手中。徐悲鸿去世后,廖静文女士将包括《春之歌》在内的多件悲鸿作品一起捐给国家,长期收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后因徐悲鸿子女申请退还部分作品留作纪念,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此幅《春之歌》改由徐悲鸿哲嗣徐伯阳先生收藏。因而此画流传有绪,凿凿可考。
悲鸿、大千友谊深厚,徐悲鸿作画自然格外认真,不但构图严谨,尺幅也十分巨大,是少有的徐氏巨幅作品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