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766 郑燮 1758年作 行书道情 立轴

行书道情
拍品信息
LOT号 3766 作品名称 郑燮 1758年作 行书道情 立轴
作者 郑燮 尺寸 175×90cm 创作年代 1758年作
估价 1,800,000-2,200,000 成交价 RMB 3,024,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六册)第283页,文物出版社,1993年出版。
题识:渔鼓儿,别有腔,敲起来,意味长。十洲山岛神仙降,只宜世外清闲地,不落尘中富贵场。清音歌去偏嘹亮,忽遇着高人鉴赏,霎时间惊醒黄梁。渔鼓儿,海内稀,一节竹,上下齐。中间浑浑通元气,不劳郢匠施为巧,岂待公输制造奇。天然形象超凡器,识透了无中妙有,敢叫你升上云梯。渔鼓儿,慢慢敲,音又清,调又高,声声都是烟霞料,能催冬月琼花放,惯使炎靝白雪飘。凡夫俗子怎知道,这是那九曳仙乐,绝不闻尘世笙箫。渔鼓儿,音节龢,有一间,安乐窝,主人镇日中堂坐,木瓢自饮长庚酒,玉笛频吹阆苑歌。双双麋鹿衔花过,受尽了无边快乐,全没有半点风波。渔鼓儿,手内擎,敲一回,唱一巡。胸中不着些儿闷,迷魂阵里人争撞,傀儡场中枉认真,倒头腐臭人难近。早知道一堆白骨,何须要万两黄金。渔鼓儿,有本源,吕洞宾,亲口传,功成直上蓬莱苑。朝游弱水云千里,暮宿罗浮月一龛,瑶池会上同欢宴。若不早离尘脱俗,怎能够跨鹤骖鸾。渔鼓儿,响咚咚,敲到西,打到东,道人不为贪斋供,要为访道修真客,且任江湖放浪踪。肯将名利污魂梦,指间,一生过了换皮毛,万劫难逢。渔鼓儿,曲调长,知音的,自忖量。好将浊世眉儿放,只因恩爱生烦恼,摠为痴迷起祸殃。算来处,爱皆魔障,用尽了平生伎俩,只博得酒果灵床。渔鼓儿,声不停,劝世人,仔细听,电光石火须臾尽,不登兜率天宫院,苦恋鄷都地狱门。猪羊只向屠家奔,寻出了一条活路,也不枉一世人生。渔鼓儿,曲已终,叹人生,在梦中。千般计较成何用,拔山举鼎今安在,平地成天有甚功。槐安国里闲般弄,不怕那无常二鬼,才是个盖世英雄。抛舍抛舍齐抛舍,片心如铁跳出陷人坑。自有长生决,俺手拿着渔鼓儿归山去也。
乾隆戊寅年春三月上澣,录李壶庵先生道情十首于橄榄轩,板桥老人郑燮。
钤印:郑燮信印、丙辰进士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馀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