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2331 北宋 徽宗 “宣和通宝”折二型白铜试铸样钱

“宣和通宝”折二型白铜试铸样钱
拍品信息
LOT号 12331 作品名称 北宋 徽宗 “宣和通宝”折二型白铜试铸样钱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北宋 徽宗
估价 80,000-120,000 成交价 RMB 80,500
材质 形制


北宋 徽宗 “宣和通宝”折二型白铜试铸样钱,直径:31.2mm,铜质精良纯正,铸工极为精湛,地章细腻平滑,几无砂痕;形制规范周正,钱文布局疏密有致,颇得章法,文字洒脱秀丽,书体上乘。且字口深峻,甚有力度,笔画干净利落。存世极罕 极美品

宣和通宝折二

  宋代铸钱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个别年号外,每逢改元必铸新钱成为定制。其钱文在称谓上主要有元宝、通宝、重宝之分;币值上则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几等;材质上又有铜、铁、金、银、铅、夹锡之区别;而最为辉煌的就是钱文上的书法艺术,有篆、隶、真、行、草数种。宋代铸钱无论是规模数量、货币制度、工艺水准以及书法艺术等方面均达到了高峰,这充分彰显出宋代的文化昌明。尤其是北宋末年徽宗朝铸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徽宗在位期间,铸有非年号钱“建国、圣宋”和年号钱“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五种,其中尤以宣和钱为世人所重,该钱有元宝、通宝两大类;币制分为小平、折二、折三;书体有篆、隶、真三种。且大多铸工精湛,形制规范,足值足重,白铜钱则以美轮美奂著称于世。其版式孔繁,多达百余种,内有不少珍稀版别为藏家所青睐。其钱文书体绚丽多姿,饶有韵味;将相同钱文、不同书体组合而成的对子钱,虽大多以篆、隶互为对品,却间有复合书体从中映现,是其鲜明特色,体现了徽宗朝铸钱的美学观念。
  据史载:宋徽宗赵佶为神宗之子、哲宗之弟,周岁时被授为镇宁军节度使,封宁国公;四岁时晋封为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年),以平江、镇江军节度使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初八,哲宗仓促晏驾,因死后无嗣,时年十八岁的端王赵佶被向太后宣旨入宫,即位于大行皇帝灵柩前,是为徽宗。其名“佶”,语出《诗•小雅•六月》:“四牡既佶,既佶且闲。”有健壮貌端,善教训习之意。徽宗即位之初,国政大事由倾向于保守势力的向太后主持,导致党同伐异,政局不稳。徽宗为调和新、旧两党派间的争斗,改元为建中靖国,俨然一付“中和立政”,励精图治的样子。改元后不久向太后病死,徽宗得以亲政,表示要继承父兄未竟之事业,随后佞臣蔡京被召回重用。自此,君臣打着“绍述”招牌,标榜崇尚神宗熙宁变法之制,改元为崇宁;蔡京更是一跃而成为宰相,开始肆意打击、铲除异己,再起党祸之端,致使政治更加日趋黑暗腐败,也为后来的亡国之恨种下了因果。
  徽宗本性风流浮华,一生耽好于奇石花木、珍禽异兽、钟鼎书画、道教神仙、美人歌舞。是时,朝中奸佞当道,更是投其所好,博其欢心,极尽谄媚阿谀之能事。蔡京、王黼、童贯、朱勔、杨戬等人沆瀣一气,公然卖官鬻爵,致使贿赂畅行,贪腐成风。民谣传有“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蔡京又以“丰亨豫大”之说,谀悦帝意,使之大兴土木,广建殿宇;其间亭台错落,凿池为湖,怪石堆山,名木成林,虚呈一派富丽堂皇景象。仅浩大工程中的“花石纲”一役,库府花费颇巨,“岁运花石纲,一石之费,民间至用三十万缗。”可谓图全一己之悦,耗尽民脂民膏。徽宗本人十分迷信于道教,曾多次举行祀天大典,进而广修道观,为玉帝上尊号,并自称“朕是昊天上帝长子,为神宵帝君。”又发密诏让群臣和道录院遵诏上表“册立朕为教主道君皇帝”。一时间上行下效,朝野之间佞道活动愈演愈烈;当时道观赐有大量田产,道人享受俸禄,道教事物成为朝廷大事,归属秘书省管辖,知宫观道长享有与地方官平等之地位,朝廷大臣也都兼任了道教官职。
  由于穷奢极欲,挥霍无度,以致国库空虚,财政多有入不敷出;为收刮民财,又多次采取改铸虚值大钱政策,并大幅度提高茶税,赋税,有些地方竟达原纳数额的百倍之巨;连原本由官府出钱征购的绢帛、谷物也变为无偿攫取。同时又设置括田机构,强行掠夺民田土地,纳租所得收入专供皇家御前挥霍。如此倒行逆施,直闹得民不聊生,众怨沸腾,激化了整个社会矛盾,最终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当时著名的就有江南方腊和山东宋江等人。
  宣和二年(1120年)秋,宋金订立“海上之盟”联合灭辽,双方约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宁城西南),宋取辽燕京析津府(今北京西南),待灭辽之后,宋把每年给辽的岁币予以金。后因宋贻误战机,金攻下中京、西京(今山西大同)后,又趁机出兵占领燕京。宋几经交涉,除原定输辽岁币给金外,还另加岁纳一百万贯“燕京代税钱”,方得到蓟、景、涿、顺、檀、易六州及燕京空城。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人背盟,分兵东西两路,大举南下侵宋,直逼汴京(今河南开封)。此时,宋徽宗惊惶失措,下“罪已诏”以拢络民心,并号令各地军队入京勤王,同时禅位给太子赵桓,次年,改元为靖康。
  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虽然在治国大略上无所作为,但却于艺术上有着卓越超凡的天赋,这似与他自身的才华修养和兴趣爱好有关,无论在绘画、书法、篆刻、鉴赏等方面,历代帝王中无人能与他比肩。但凡前代的法书名画、金石彝器等均在徽宗收藏、喜好之列,他专门设立了御前书画院,还建了座保和殿,分稽古、博古、尚古等阁,专藏钟鼎礼器。又命人将收集到的历代名家书画资料加以整理,并附上宫中所藏目录,编成《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美术史研究资料。他本人还对宫中所藏钟鼎彝器进行考证、鉴定,亲自编撰了《宣和殿博古图》,可谓功垂千秋。徽宗在历史上留下的重彩一笔,主要是在艺术上的造诣和成就,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素有“铁画银钩”之称,令人叫绝。正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笔画间若竹若兰,极富诗情画意,大有清俊飘逸之感。此外,其行书、草书亦笔势劲逸,飘忽流畅,堪称佳作。尤其是将御书瘦金体用于铸钱方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情和文化属性,以及徽宗对货币文化的重视。
  宋代的铸币工艺主要采用母钱翻铸法,其流程大致如下:先由专司铸钱机构用象牙、硬木、软石或铅锡等材料雕成祖钱,呈供御览或专司审定,经批准后再行翻铸成初次试样母钱,下发到各钱监备以规范制模,形成批量二次母钱,然后鼓铸流通子钱。《宋史•食货志》载:崇宁“四年(1105年),立钱纲验样法。崇宁监以所铸御书当十钱来上,缗用铜九斤七两有奇,铅半之,锡居三之一。诏颁其式于诸路,令赤仄及乌背,书画分明。”大观元年(1107年),“时蔡京复相,再主用折十钱。二月,首铸御书当十钱,以京畿钱监所得私钱改铸。寻兴复京畿两监,以转运使宋乔年领之,用提举京畿铸钱司为名。乔年铸乌背漉铜钱来上,诏以漉铜式颁行诸路。”宋•章如愚《山堂考索》载:“大观二年,宋乔年言诸路钱监现铸小平钱,并依旧料例,仍令崇宁监制铸样,臣令工匠铸到锡母五文足。”由此可见,北宋徽宗朝钱监铸钱是先有样钱、母钱存在,然后诏颁于诸路,并严格要求铸钱质量。
摘自 戎畋松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