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0327 光绪三十年河南豫泉官银号银圆票壹圆一枚

光绪三十年河南豫泉官银号银圆票壹圆一枚
拍品信息
LOT号 10327 作品名称 光绪三十年河南豫泉官银号银圆票壹圆一枚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
估价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724,500
材质 形制


光绪三十年河南豫泉官银号银圆票壹圆一枚,德字号,存世甚罕,大珍,回流自海外,著名邮商吉本斯旧藏,六成新
河南豫泉官银号,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成立,见有制钱票、银两票和银元票存世。制钱票有五百文、一千文,二千文三种,银两票见有三十两和一百两;但银元票存世甚罕,就连著名的纸币大家吴筹中先生也未曾见过,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认为“银元票未见实物存世”。钱币大师马定祥曾藏有一枚光绪三十年的伍圆银圆票,在2004年北京拍卖会上以28万元成交;2011年,香港拍卖会上又出现一枚光绪三十四年的壹圆银圆票,最终以245万港币成交。此枚河南豫泉官银号壹圆银圆票为光绪三十年,当为首版,且为名家旧藏,流传有序,海外回流,实乃藏界一大幸事。
光绪三十年河南豫泉官银号库平七钱二分壹圆
豫泉官钱局设立
清代货币制度混乱,实行银两和制钱平行本位制,大宗交易用银,小额交易用钱,同时还流通银元。清代末期河南省自铸铜元与外省铜元混合流通,银钱兑换市场被钱庄所把持。钱庄垄断市场,比价大起大落,商民深受其害。藩库按规定收受赋税只收银两,各县上解赋税需将制钱运到省城,通过钱庄兑换成银两再上解藩库。
甲午战败,清廷赔款,政府加倍向各省征收赋税。光绪年间河南省灾荒频仍,居全国之首。光绪二十二年五月,河南藩司为了代理省库发行纸币,筹措军政费用,由河南布政司藩库拨出库银九万两为基金,投资创办“豫泉官钱局”,委派候补道员黄履中任总办,地址在开封北书店街。该局为河南官办金融机构之首,开办之初,以民间兑换银钱为主要业务,后又发行制钱票。据《中华银行史》载,制钱票有多种年份的一百文、五百文、一千文三种面额,亦发行过九八制钱一串文,然未见实物。
豫泉官银号设立
光绪三十年一月,清政府诏令各省筹饷以编练新军。时值慈禧大寿在即,国库空虚。五月二十日河南巡抚陈夔龙奏报,已于开封设筹款所,推行“新政”。八月一日,胡翔林接任总办,藩司续拨银二万两,在豫泉官钱局内设立“豫泉官银号”,与官钱局名义共存并合署办公,发行有银两票和银元票。银两票有一两、五两、十两流通市面,见有三十两、一百两几等面额。银元票有一元、五元、十元三等面额。光绪三十年十一月,豫泉官银号迁入货店街,还从历年盈余中提出一万两作护本银,前后共收资本银十二万两。宣统三年九月,豫泉官钱局和豫泉官银号合并,改称“豫泉官银钱局”。辛亥鼎革,该局继续营业,发行的钞票照常流通。民国四年,又发行铜元票。民国五年起,发行新票陆续收回旧票。民国十二年吴佩孚占据洛阳,将河南豫泉官银钱局改为河南省银行,该局清理结束。
组织机构
光绪三十年以前,豫泉官银钱局只设开封一局,后陆续在本省周口、漯河、道口、清化、修武、卫辉、永城、郑州和省外北京、天津、上海、汉口、涡阳、蒙城等地先后设立分局,以汇兑放款为事。1912年5月,该局亏空严重,以至于将各分局次第撤回,仅留周口、郑州分局两处。
河南豫泉官银号银元票
河南豫泉官银号银元票有一元、五元、十元三等,均由北洋官报局印制,自光绪三十年陈夔龙为巡抚时开始发行。光绪三十二年二月清廷任命张人骏为河南巡抚,光绪三十三年八月清廷任命林绍年为河南巡抚,光绪三十四年八月清廷任命吴重熹为河南巡抚。虽然历经巡抚数次更换,豫泉官银号银元票仍沿用一种版式,具体的年份版别,由于实物存世稀少,难得一见,有待进一步确认。
此枚光绪三十年河南豫泉官银号库平七钱二分壹圆,为光绪三十年之首版发行券,不仅是豫泉官银号设立之见证,由背后的“鄭”亦可略知郑州分局之沿革。壹圆券还见有光绪三十四年“管城”地名,两者之间关联,端倪乍现,仍需上下探索。根据《中华币制史》,光绪三十一年的银元票发行额约五万三千余元。在长达20年时间里,经历了豫泉官银钱局设立,辛亥革命后的稽查事件,以及豫泉官银钱局发行新版银元券都对旧券进行回收,流传至今者凤毛麟角,难怪吴筹中前辈也未曾见过银元券。
光绪三十四年河南豫泉官银号库平七钱二分壹圆券,沧海桑田间已然金玉珠贝,被藏家永久珍藏;光绪三十年河南豫泉官银号库平七钱二分壹圆券,作为该局首版,行云流水间更显得吉光片羽,此次面世实属难得,花落谁家请拭目以待。
中华纸币研究 苏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