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366 吴冠中 1989年作 山间窑洞

山间窑洞
拍品信息
LOT号 0366 作品名称 吴冠中 1989年作 山间窑洞
作者 吴冠中 尺寸 30×45cm 创作年代 1989年作
估价 250,000-45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
材质 纸本 素描写生·钢笔、碳素墨水 形制
出版:《吴冠中速写集》P132-133 艺达作坊 1993年5月
《吴冠中作品收藏集Ⅰ》P283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
签名:一九八九 荼
展览:2011年9月 艺术北京 风筝不断线——缅怀吴冠中先生经典作品收藏大展 北京农展馆
《山间窑洞》: 道是平淡,却是绚烂
文/丁亚雷
吴冠中曾说过:“如果失去了创造和激情,我想也就失去了生之欲。”《山间窑洞》即使作为速写来看,画面也异常简洁空疏,但就是在这简单的画面和空灵的线条中,强烈的传达出了吴冠中的创作激情和独特的创作技法。
《山间窑洞》是89年吴冠中到山西离石写生的速写稿。画面笔触洗练,构图概括抽象,黑白、点线的世界展现了丰富的情感,有大象无形,大艺无疆之势。虽是速写,却处在苍、繁、简、疏的平衡中。苍即苍阔,苍阔的黄土高原作为全图的背景,将视角定在由远及近之处;繁即繁博,画中以大块、短粗的笔法描绘出山间上繁博的土丘;简即简练,画中无论是窑洞亦或是小树都以简练的线条精确快速的勾勒;疏即疏放,画中留白居多,艺术家的观察视角被充分打开,也体现了山间窑洞的特色。全图将景物的内在精神和灵魂表现了出来,是抛皮去骨留其魄的手法,这也是吴冠中艺术的一大特点。
《山间窑洞》的构图充盈,视角选择别具一格,平远的视角将高原和窑洞置于整个画面中,显得完整统一,也突出一种纪念碑式的感觉。画面由近及远,一步步延伸,景物随视角由大到小极富变化。在即兴创作中,艺术家笔法简练,连笔快速,猛一看过于简单,但细细品来却甚是微妙。画面中线条不多,但每一笔都准确到位,每一条线都蕴藏着勃勃的“生机”,坚韧有力。线条的运用在这里超越了单纯的物象描绘,其本身就成为生命力极强的艺术表现对象。
一个接近自然却又不那么接近自然的实作,一个看似抽象却又不那么抽象的手法,将激情、笔法、方式融为一体。犹如恍然如梦的瞬间所幻想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简单,却又展现了黄土高原的安宁、平静。景观的自然、淳朴,成就了《山间窑洞》的率真,褪去了一切造作浮夸之气。
吴冠中眼中的具象、心中的抽象,全都化成了手中的“线”,一条条富有动感、强烈的线,让吴冠中的风景画挣脱了自然形象的羁绊,达到了艺术家想实现的艺术“自律”之境。《山间窑洞》这幅画正是以这种大胆的突破让世人以另一种角度去发现了存在于真实刻画之外的另一种艺术的绚烂。
《吴冠中素描、速写集》自序
文/吴冠中
从50年代中期开始,我作画主要在大自然中感受,构思,构图。80年代以前的油画,大都是背着笨重的油彩工具在野地里奔走,从不同角度或地点的写生组合中构成作品。这,仿佛边选矿,边炼钢。70年代中期起兼作墨彩画,也同样带着水墨工具采用同样的创作方式。就这样我肩挑着“货郎担”在祖国大地上跋涉了三十余年。
其间必然常用素描、速写捕捉形象,辅助构思、构图的推敲。带个速写本本比背油画重武器轻便灵活多了,易于逮住转瞬即逝的灵感。实践证明,速写本的作用愈来愈大。80年代后我主要依靠速写进行创作,挟个本本山上山下到处跑,早已不是对景写生的“速写”,而是同样进行着边选矿边炼钢的创作历程。工作顺利时,本本里潜藏许多受孕的胚胎。每在一地写生结束,归途不怕行李丢失,因藏有胚胎的本本永远随身带着回家。回家分娩去,享受分娩的痛苦与欢乐。
怀孕后一般总能按期分娩出新生儿,但艺术之胎并不以10月为期,有时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胎死腹中的情况也往往是有的。因此我这些本本总须珍藏,不时翻阅,或一日,其间发出婴儿的呼喊声来。
数十年来积累的本本不少,尤其80年代以来为多,其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友人们劝我精选编印一本集子,作为我艺术历程的回顾与见证。敝帚自珍,我采纳了这一建议,从50年代开始迄今现存的大量画稿中选出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百余幅,编成集。其中不少作品早已演绎、创作成大幅墨彩或油彩,发表、公开展出于国内外,有心人当会在对照中揣摩出作者经营的苦心与得失。作为作者,愿诚恳、坦率地裸露自己内心深处的各个角落。
我的油画裸体已全被毁光,连大量的裸体速写也一页无存,最近翻阅旧稿时,居然发现了一幅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时的备课用男体,这幅习作一味为了体现当时学院的教学要求,缺乏自己的性灵,但却是幸存的唯一人体旧稿,故收入集子,以志作者的历史烙印。及1990年,我终于重新作了一批人体,包括油画,水墨与速写。
生命尚未结束,作者将奔向何处?也许从这数十年的轨迹中可窥测前路,也许前路依然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