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905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碗

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碗
拍品信息
LOT号 4905 作品名称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碗
作者 -- 尺寸 直径23cm 创作年代 明永乐
估价 8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920,000
材质 形制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永宣二朝是为青花瓷器发展之巅峰时期,富丽堂皇的纹饰,如同水墨画般晕散的青料呈色,千瓷百态的造型,恢宏雄奇,动人心魄,具有不可替代的震撼力,“发前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其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既不同于元代青花的豪迈奔放,又有别于明中后期青花瓷典雅拙朴,更不同于清前期青花瓷的华美妍丽。它无比独特的艺术魅力早已超越地域与民族的界线,数百年来深为世人所痴迷。
本品是为永乐青花之卓越代表,为葵口斗笠式,造型端庄别致,彰显出一份简约而华贵的曲线美,釉汁厚润泛青,胎骨雅洁坚致,外壁绘饰缠枝莲纹,内壁口沿绘卷草纹一周,下承缠枝茶花纹,里外装饰相呼应,所绘诸花妍美绽放,枝蔓轻柔舒展,俯仰有姿。碗心则饰折枝荔枝纹,硕果累累,极为逼真。绘事精湛,笔意酣畅,气韵生动,空灵潇洒,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一如朱明盛世,威加四海之气势。如此青花呈色和绘画效果绝非寻常所能经见,属于永乐窑器的上上之品,独步瓷坛,往后数百年里未见出其右者,是为一绝。底部无款,足墙硬朗,修整工致,露胎处泛出一层橘红之色,抚之光润细腻,可见陶土淘炼之精。
有明一代,斗笠碗之出现始于永乐时期,是永乐御瓷当中最尊贵珍稀的品类之一,目前存世所见两类:一为圆口斗笠式,实物见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明永乐 青花松竹梅纹碗】(著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图21)和现存伊朗阿迪比尔神庙旧藏【永乐 青花折枝花果纹斗笠碗】,编号为29.332(著录于波普《伊朗阿迪比尔神庙藏中国瓷器》图版47)。另一为葵口斗笠式,即是本品。前款存世约有四五例,而后款仅见本品一例,故颇为珍贵。
本品之葵口斗笠式在宣德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造型不变,纹饰改为折枝花果纹,并书写宣德年号款,实物可参见清宫旧藏【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葵瓣口碗】,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页159、图151。检阅宣德一朝之官窑,但未见延续本品纹饰的葵口斗笠碗,可知,本品当为永乐御瓷的独有之物。
永宣两朝青花瓷器在与伊斯兰艺术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中以伟大传统文化的包容精神,吸收了域外优秀文化中的精髓,并有机地结合,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跨越了种族和地区的区分,产生了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它是传统文化兼容吸纳异域文化的光辉典范,所产生的一切,特色鲜明、永不枯竭,经历了五百余年的沧桑岁月依然光采夺目。清人蓝浦于《景德镇陶录》中赞誉“永窑……土埴细,质尚厚,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若后来仿制者殊差!”。本品历经风霜,然宝光不减,风韵犹存,品格之高,令人心存敬畏。今日鉴之,可知前贤感悟至深,绝非虚言。
《景德镇陶录》评:“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大明会典》载:“宣德八年(1433年),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
《南窑笔记》载:“宣窑一种,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
《广志绎》载:“本朝,以宣(宣德)、成(成化)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
《清秘藏》论:“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
《陶说》记:“按此明宣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
宣德青花瓷器有“开一代未有之奇”的声誉,因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它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宣德官窑青花烧造数量上也是空前的,青花占大多数,其产品供宫廷日常生活之需,也作为商品大量营销海外,以及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