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329 齐白石 花卉 四屏镜心

花卉
拍品信息
LOT号 2329 作品名称 齐白石 花卉 四屏镜心
作者 齐白石 尺寸 66×33cm×4 创作年代 --
估价 10,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四屏镜心
著录:《传承——名家递藏中国书画》,第118-119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11月。
题识:1.双寿。白石老人。钤印:齐白石
2.莫说神仙无艳福,佳人指上是何香。白石。钤印:齐大
3.铁干丹花。白石老人制。钤印:齐大
4.借山吟馆主者白石画时在京华。钤印:齐大
展览:“传承——名家递藏中国书画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11月2日-10日。
说明:藏家家属直接得自作者本人。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寿桃一向是齐白石锺爱的题材,此帧《双寿》亦用“红花墨叶”法为之,不过章法和笔墨均透露着轻松之意。构图甚为简率,一根折枝垂直于画面,两个寿桃一前一后挂于枝上,隐于叶片之中,层次感清晰,稳定中有跌宕,平淡中有起伏。寿桃均以没骨法而出,以洋红着色,不过用色较淡,通过笔势和大量水份表现出寿桃浑圆的体积感,有重轻和浓淡的变化,此即“以色当墨”,以造型和笔墨为根基的设色,有力地衬托了桃子的丰实,给画面带来生意和形式美。枝叶用笔率意劲健,枝条以干涩墨笔写出,叶片以石青、石绿淡染,又以墨线勾勒筋脉,与寿桃的鲜艳构成对比。右上角的篆书题跋和行书落款运笔坚实有力,富有金石气,与画面相得益彰。整幅疏密有致,色彩艳而不俗,为传统的吉祥题材赋予新的格调。
雁来红又叫“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齐白石晚年特别爱画雁来红,一方面与他的乡愁有关,他在一首《画老来红》诗中写道:“四月清和始着根,轻锄亲手种蓬门,秋来颜色胜蓬草,未受春风一点恩。”可知齐白石曾在家乡亲手种植过雁来红。不仅如此,在他念念不忘的星塘老屋也长满了雁来红。星塘老屋是齐氏家族的聚居之地。然此四屏中描绘的雁来红不同于齐白石常见作品,虽用写意笔法,但仅以朱砂点写花朵,叶则以花青藤黄意写,淡墨勾勒,画面清雅而灵秀,可谓难得的齐白石雁来红之佳作。
齐白石画梅,深受吴昌硕影响,又与自己以往的生活有关。齐白石中年时曾携妻儿租下白石铺不远的梅公祠居住,祠堂周围开满了梅花,齐白石便将梅公祠取名为“百梅书屋”,又在空地处盖了一间书房,取名为“借山吟馆”。齐白石在那里画画刻印,读书写诗,过着乡间文人兼画师的恬淡生活。画面一枝梅花由左斜向挺立,红梅朵朵,生机勃勃。画面构图清新,张弛有度,梅枝成交叉之势,以凝重的金石笔法画枝干,以浓艳的洋红点花卉,与右上落款书法的朴拙自然相得益彰。
白菜萝卜等“俗物”入画与齐白石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这些都是他从小就吃过、种过的东西,牵系着他的儿时记忆与乡思。此幅作品以黑与红入画,显示出传统中国画色彩的韵味,画面中以浓墨湿笔写白菜叶,在熟宣的承载下凸显出水韵与笔墨情致。饱满的曙红色萝卜在整体的统一中细节变化丰富,墨色的白菜形成对比,与之呼应,笔简意赅,色彩夺目,水分饱满,鲜嫩欲滴。齐白石在对鲜活的蔬果形象的创造之中饱含着情感,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