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465 薛亮 2003年作 四时山水屏 镜心

四时山水屏
拍品信息
LOT号 2465 作品名称 薛亮 2003年作 四时山水屏 镜心
作者 薛亮 尺寸 96×45cm×4 创作年代 2003年作
估价 2,800,000-3,800,000 成交价 RMB 3,22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1.芳源留春。时在癸未初冬,薛亮写于石头城汉中门外淡淡斋晴窗下。钤印:薛亮、淡斋、大逆入道、山水情、薛(押)、寐时得句醒时述、难得、薛
2.湖山消暑。时在癸未冬,薛亮写于石头城下。钤印:薛亮、淡斋、一方水土、大逆入道、寐时得句醒时述、薛
3.秋气旷远。时在癸未年初冬,薛亮写于石头城下。钤印:薛亮、淡斋、好梦、大逆入道、寐时得句醒时述、难得、薛
4.冬山皓素。时在癸未年初冬,薛亮写意于石头城汉中门外淡淡斋。钤印:薛亮、淡斋、薛、大逆入道、好梦、难得、寐时得句醒时述、幻境
薛亮的画与同时代的的其它山水画家的样貌有着很大差别,他画的是自己心中的山水,是自由的,这样想象的空间就打开了,天马行空似的构想,都可以在画面中得以展现,他曾经这样讲:我是画想到的,不是画看到的。我的构思过程与一般画家不一样,一般画家往往考虑画什么,我是先有一个抽象的感觉,然后理性地利用头脑中的内存去组织出能表达这种意境的物象,结构,无所顾忌的经营画面,所以画面的景物排列可能不合理,只要合情就行,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是两码事。
在薛亮的绘画中,“情”是成就一幅画好坏的根基,理法只是一个手段,是形而下的东西,他的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这样简单化的表述,先有抽象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观照,形成创造作品的原始冲动,如何将这种非形象化的情绪转化为可视的景物,这里面就有一个绘画语言,笔墨,造型元素,景物的铺陈,主观臆造的理性加工过程,就是一个从造型上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让意象的绘画符号承载了主体的精神,构成一种和谐协调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意境,一种趣味,一种对人生,对艺术,对社会的解读方式,使得绘画有魂,有神,有磁场,具有生命力。
概括起来这种创作过程是由抽象的精神转换为具象的图式,再到笔墨的表述传达出最初的精神内涵,这种创作方法具有循环性繁衍性。用这种创作理念创作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是有深度的,是能够打动人的,是能够把观赏者的人性中的真善美的东西启发出来产生共鸣的。从精神到构思到选材到创作再到向读者释放出这种精神的内涵,其实是一种心灵自由放飞的过程,是一个“心斋”的过程,欣赏者可以与作品产生精神交流,审美互动。
而分析薛亮绘画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发现并没有多少花样,创作程序勾皴染点与传统画法没有多少区别,还是基于传统的,但图式却是能动多变的,而这种多变是和画家的性情分不开的,以情造景,以情生法,人的情感是千变万化的,以此作为一幅画的生发点,从古人那里重新发现相吻合的绘画元素,进行重新编排,借鉴改造,就这样创造出了一个系列。当然,系列下的每一幅画之间在审美趣味上,内涵上,笔墨上,章法上也会有所差异,但是这些都能够统和在一个特定视角之中,即所谓风格。
薛亮在形式的改造上,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树石云水的形态,一是构图,也就是树石云水的安排。他的图式从古典中来,但进行了夸张,这种夸张不仅仅是放大,也可以是缩减,只是力求和古典拉开距离,构造其个性的的张力。他画的树木整体上看不同于传统,很少逶迤盘曲,代之峨峨耸立,偶尔配合横直插入的扁树,具有奇趣;山石的内部肌理均以细笔勾出,一般不事皴擦,给青绿色彩流出了表现的空间,石头的形状通常被放大(或者拉高、压扁),在开门见山的构图中,总是突出地矗立在画面的中心,而远山则往往被缩减为微小而浅淡的三角形,和近景的高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比传统构图空间感更强;在构图上,画家经常别出心裁,在江面下面,另辟空间,画出想象中封闭的、静谧的空间,与空阔的远景形成对比,而这种“静”的营造,正是画家喜爱的主调,他的树、他的山、他的水、他的云,都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静”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