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555 清雍正 仿宣德宝石红釉大碗 (一对)

仿宣德宝石红釉大碗
拍品信息
LOT号 7555 作品名称 清雍正 仿宣德宝石红釉大碗 (一对)
作者 -- 尺寸 直径18.2cm 创作年代 清雍正
估价 5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690,000
材质 形制

“大清雍正年制”款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内收,通体施红釉;与乾隆后色彩的祭红釉不同,故是在康熙豇豆红、郎窑红的成功烧制基础上,成熟掌握稳定的铜红釉烧成技术之时期的代表作。鲜红釉为铜红釉品种,永乐时正式烧制成功,由于这种红釉具有鲜艳的红色,人们称之为鲜红,又称“宝石红”。宣德红釉在永乐的基础上继续烧造,生产数量明显增加,其红釉非常迷人,据文献记载,“祭红,釉色以西红宝石为末,殷红灼烁,宝光耀目。”赵汝珍《古玩指南》称“明之祭红釉汁较厚,成一种木纹,有若尖峰重起又似迭浪,望之蔚然而深,名鸡翅木纹”。清高宗御制咏瓷诗中赞宣德红釉瓶为“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雅同”(见《遵生八笺》)。宣德红釉常见有盘、碗、高足碗等,与本件形制相似者,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明宣德 红釉描金云龙纹碗”。本件拍品为敞口,浅弧腹,圈足,胎体较厚,盘内外均施红釉,釉厚而发亮,釉色不一,厚釉处有血丝纹和密密麻麻的斑点。好似初凝的牛血。口边自然露出胎釉,红白对比分明。其形成为器物上部釉汁向下流动,口沿部分釉层减薄。釉层里的铜红胶体粒子亦因沉重而下坠,使露出的胎体和淡色薄釉。釉垂至底足凝釉截齐,垂积釉处呈青灰色。外底施白釉,釉色发青,釉面有棕眼。
清代祭红的烧制极其不易,时人在《景德镇陶歌》中记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此件一对,器形俊美、雅丽,成套、成对出现,极为难得。如上所述,纯美的仿宣德宝石红釉色是极难烧制成功的,特别是仿制宣德真品釉色中如牛血初凝般质感的釉色则更具挑战性,故此组作品是极其罕见的单色釉精品。此外,于底部的书写款识之规整,也看出其级别之高。造型秀美,较康熙时更为纤秀,且胎质细腻,陶土洗练精良,颜色鲜艳,等级极高。雍正皇帝即位以来多次谕旨瓷务事宜,均曾提及烧造红釉器皿,最为典型者莫过于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的记载:“郎中海望持出碎宣红瓷盘片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何故?将此破瓷交给年希尧,照此破瓷釉水烧造。”于此可见,雍正皇帝对其红釉瓷的关注颇深,并对雍正七年之前烧造的红釉瓷器表示不满意,显然他是以宣窑宝石红釉作为最佳的标准去衡量。何以至此,无疑缘于内心喜爱之故也。
备注:伦敦拍卖,2002,Lot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