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994 陈佩秋 红叶幽禽 立轴

红叶幽禽
拍品信息
LOT号 2994 作品名称 陈佩秋 红叶幽禽 立轴
作者 陈佩秋 尺寸 43×50cm×16 创作年代 --
估价 40,000-60,000 成交价 RMB 287,500
材质 设色金笺 形制 立轴

题识:健碧画。
钤印:乂之
绚烂归平淡 真放本精微
——谢稚柳与陈佩秋专题
深秋的北京早已静寂萧瑟,窗前的花木没有了她那昔日的风姿,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不得不引发心中伤感的情愫。这时的江南,远山如黛,秋雨呢哝,江岸的杨柳依然青翠,只是昔日毗陵寄园的墨香书声渐渐消逝,留下的只是抹不掉、忘不了的那一份寄园幽思。谢稚柳常说:“我是从寄园里走出来的。”
谢稚柳自幼受钱名山的熏陶,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并专注于传统绘画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时常可以看见,在对古代书画简短的评论语言中,投射出他对传统书画的真知灼见。他早年倾心于陈洪绶,爱其精工古艳之致,诗云:“忽漫赏心奇僻调,少时弄笔出章侯。”早年研习陈洪绶花鸟,而汰其人物的怪诞变形,取其清圆细劲的用线与浓丽典雅的赋色。三四十年代后见到大量的名迹,开始涉猎山水,对董源、巨然、李成、郭熙、王诜等画派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后又浸染元画并得敦煌之助,孜孜矻矻,含英咀华。既得宋人丘壑高深,又得元人清空澹荡,南北交融,熔铸于一炉。时而文雅细腻,时而雄肆高妙,时而平实质朴,时而天机迥出。他重视传统,重视画派之间的风格承变,对美术史论与风格递变过程的精熟,从而能汲精华,弃糟粕。具有了这样的底蕴,使他能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峰,一览而众山皆小,似乎不涉元以后一笔,高古空灵,气概豪迈,驰骋艺坛。王石谷云:“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我想谢稚柳先生做到了。
历来的女性书画家多依附于男性,风格上少有自造,仅仅满足于怡情养性或馈赠亲友,缺乏对艺术的进取心。陈佩秋早年受谢稚柳影响,临摹宋元工笔花鸟,但并不专注于一家,而是广收博取,对各家各派不同风格进行研习,或双勾填彩,或勾画点叶、或没骨抒情,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其迹。在深入体会古人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师法造化,体悟自然的大美,攫取自然物象,再造画家心中的自然。她早年风格以细腻为主,轻描细染,显得娟秀柔美,依傍在古人风格之上,少有自造。后倾注于色彩绚丽之西方印象派,如:雷诺阿、德加、马奈等,在用色上进行了许多尝试。这时的绘画重明暗,敢于用大块浓厚的墨与色表达物象,色艳墨浓,淋漓恣肆,纵横激荡,不为法缚,天真烂漫。与其夫谢稚柳体同而貌异,两相比较,谢稚柳专注于传统,入宋人堂奥。陈佩秋在深入于传统的基础上,探寻西方艺术的表现方法,找到中西绘画交融的突破点。因此,陈佩秋在谢稚柳的基础上进了一步,显得更激进新颖。独具自家格法,并不再依傍于何人。
自古及今,画与书通,孙过庭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壮暮堂素壁之上悬钱名山一联,书曰:“绚烂归平淡,真放本精微。”我想谢陈二老是深悟此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