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750 唐岱 秋山图 立轴

秋山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750 作品名称 唐岱 秋山图 立轴
作者 唐岱 尺寸 162×83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0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 4,600,000
材质 设色绢本 形制 立轴
出版:《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834页,第5、6、7、9号章,第10号落款,皆取自本幅,上海博物馆编,1987年版。
题签:唐岱秋山图。廿七年夏重装,容庚题。
题识:枫崖淡秋气,松磵冷泉声。乾隆十四年,岁次己巳立冬日,仿关仝写唐人诗意,静嵓唐岱,时年七十有七。
钤印:岱字毓东、考古、御赐画状元、到处因循缘嗜酒
题跋:吴天章题云林秋山图云:“经营惨淡意若何,渺渺秋色远远波。岂但秾华谢桃李,空林黄叶亦无多。”甲申之秋,英和。钤印:英和鉴赏、煦斋珍藏
说明:1.容庚题签。容庚(1894-1983),广东省东莞县人。1922年,经罗振玉介绍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毕业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兼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岭南学报》主编、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等。
2.英和旧藏。索绰络·英和(1771-1840),初名石桐,字树琴,一字定圃,号煦斋,索绰络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书法家。礼部尚书德保之子。英和少有俊才,权臣和珅欲召之为婿,德保不准。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道光七年(1827)因“家人私议增租”被降职,外放热河都统。次年,授宁夏将军,以病为由请求解职,获得批准。不久,因之前监修之宣宗陵寝地宫浸水,被重责,本拟处死,幸有太后说情,改发配黑龙江充当苦差,子孙也一并革职。道光十一年(1831)被释回,子孙复官。道光二十年(1840)卒,赠三品卿衔。英和工诗文,善书法,著有《恩福堂诗集笔记》、《恩庆堂集》、《卜魁集纪略》等。
唐岱(1673-1752后)字毓东,号静岩,又号知生、爱庐、默庄,满洲正蓝旗人。承祖爵,任骁骑参领,官内务府总管,以画祗候内廷。山水画初从焦秉贞学,后与王敬铭、张宗苍同为王原祁弟子,名动京师。康熙帝甚赏其画,常召作画,赐称“画状元”。
枫崖澹秋气 松涧冷泉声
-唐岱《秋山图》赏析
唐岱《秋山图》,容庚题签、英和题跋,纵162厘米, 横83厘米,立轴,绢本设色。图绘崇山叠嶂,霭横晴峦,曲流小径,蜿蜒于隔山之壑。笔墨苍古秀逸,连皴带染,古朴典雅,尽见功力。作者自题:“枫崖澹秋气,松涧冷泉声。乾隆十四年,岁次己巳立冬日,仿关仝写唐人诗意,静岩唐岱,时年七十有七。”钤白文印“御赐画状元”、“岱字毓东”、“考古”三方。此轴上方为清朝书法家索绰络·英和(1771年-1840年)的题诗,“吴天章题云林秋山图云:经营惨澹意若何,渺渺秋山远远波。岂但秾华谢桃李,空林黄叶亦无多。甲申之秋,英和”。
唐岱(1673-1752),字毓东,号静岩,以画供奉内廷,圣祖品题当时以为第一手,称“画状元”。其善画山水,系王原祁的弟子,用笔沉着,布置沉稳,画风沉稳浑厚。
其作品绝大部分是“仿古”,多以仿、摹字为款识。此图为其仿古人笔意之作。图中以浅绛法绘山水景致,画面层峦挺秀,连绵起伏,佳木奇秀,蓊郁葱茏;山间烟云弥漫,流云浮动;湖水潋滟宽阔,明媚俊秀;沿山而下偶见几排屋舍,错落有致。笔墨娴熟,勾勒出一幅气势雄阔,雅意怡人的佳境,给人以如临其间、如览其圣之感。细览此图,果然古人气象:布局充满,层次繁密,笔法苍秀,表现山水之翁郁、草木之华滋。笔墨之功显然千锤百炼、炉火纯青,山石勾勒与皴擦点染,卓见功底!这属于一种对传统的更新与复归,是一件难得的书画精品。
唐岱认为只有心系古人,表达自我,才能得法,即“落笔要旧,境界要新”。此图就是这种气象:构图清新雅秀,古意盎然。远山近水,树丛村居,孤舟独钓,极有韵致。其山石皴擦不甚明显,却得凹凸之感。浅绛山水,色墨交相辉映,明媚而温润。水榭山居,高树疏林,错落有致。山石用干笔皴擦,浓墨横点,富有层次和立体感。虽自称仿关仝,实用自己的风貌。显然是唐岱山水精品之一!
由于唐岱长期供奉内廷,为适应宫廷富丽华贵画风的需要,又要表达自己艺术技法和思维,用笔更加细致、规矩,山水和树木皆用心惨淡,其画风更趋向纤秀、细腻、琐碎、繁复,使之更具有皇家的装饰性。作品中的某一些细部还留有王原祁的某些风格特征。这是唐岱长期从事宫廷绘画与宫廷生活的环境影响,略变其师王原祁面貌,称为娄东画派中的院体画家的新面貌、新风格所在。
唐岱作为宫廷画家,遵循古法,卓有成绩。绘画风格严格以“南宗正统”为本,走“仿古”的“正统”山水路线。其对古人画风的追随,给今天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乃至于其它传统文化的继承提供参考。他通过模仿超越自己,对山水画理论做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心得。其艺术成就与思想成就,有助于我们真实的看待宫廷绘画,把握“正统山水”发展的脉络和走向,从而重新理解清代绘画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