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151 清康熙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双陆尊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双陆尊
拍品信息
LOT号 7151 作品名称 清康熙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双陆尊
作者 -- 尺寸 高9cm 创作年代 清康熙
估价 80,000-120,000 成交价 RMB 172,500
材质 形制
出版:1.Art sous les Arcades,Asian Art singapore,2009,no.30;
2.《错金镂采——法国皮埃尔·梅西耶暨海外珍藏掐丝珐琅器特展》,北京,2011,图033

—浅谈梅西耶夫妇所藏清代掐丝珐琅艺术
拂光琅熠 辉煌胜金
北京保利拍卖古董珍玩部精心筹备,于八周年秋拍呈现“法国皮艾尔·梅西耶(Pierre Mercier)珍藏清代掐丝珐琅器专场”。这批珍贵而精美的藏品集珐琅工艺和造型艺术之精萃,记载了中国清代皇家珐琅器的发展历史,多数为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标准器物,展现了有清一代掐丝珐琅艺术的发展脉络。
珐琅之臻,辉煌胜金。与錾胎珐琅及画珐琅相同,铜胎掐丝珐琅作为其门类之一,以辉煌胜金、温润胜玉、光泽胜珠、细腻胜瓷的绝妙工艺,在历代的能工巧匠手中,呈现永恒的绚丽光彩。此工艺因时间的变迁而有种种不同的释名,如首次记录了珐琅工艺的渊源、特点和用途的明初曹昭《格古要论》中有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内府作者细润可爱”;其后,清朱珪等奉敕所撰《皇朝词林典故》中载有“镂金错采碧琅玕”之诗句。珐琅工艺虽是舶来品,但一经传入中国,即与我国传统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有机地融为一体,心灵手巧的中国工匠很快掌握了掐丝珐琅的制造技术,所制珐琅器在造型、图案等方面完全民族化,甚至不留有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与痕迹,是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继明朝景泰年间的珐琅工艺高峰之后,清代的珐琅器经过不断实践与积累经验,所成器物的珐琅色彩愈加丰富、纯正,表面光洁,掐丝细而规整。特别是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器数量繁多,形制不断翻新,用途十分广泛。这一时期的珐琅制作工艺精益求精,成型规整,胎壁厚重,镀金光亮,“金光灿烂、厚重坚实”为乾隆朝掐丝珐琅器的特点。
清初宫内设立珐琅作,专门研发珐琅器。康熙时期掐丝珐琅的风格,沿袭明代规范,掐丝细密釉色不及。当时的珐琅器制作一般参考瓷器,造型、纹饰多效法瓷器。由于康熙把目光转移到画珐琅的新技术上,以致于忽略掐丝珐琅的制作,故当时掐丝珐琅数量并不多,而且品种单调,以小型器物为主,而且质量不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雍正时期,虽然雍正朝的珐琅作曾重新研制掐丝珐琅技术,但效果不佳,因此,掐丝珐琅的生产一直未能全面恢复。目前落雍正款的掐丝珐琅器,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仿古豆形器。
只有到了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工艺才全面兴盛,并正式达到巅峰,并形成了内府造办处、广州、扬州、苏州等几个工艺中心。乾隆朝除了继续仿制前朝的各种器皿外,还从事仿古铜器和宗教仪典方面所用的佛像、佛龛、佛塔、满达、七珍八宝等供具之制作,更另辟蹊径,烧制各种动物造型的实用兼陈设的器皿。一般日常生活用具,例如饮食用器、文房用具、日用的花瓶、花盆、轿瓶、香熏、脸盆、浑天仪、暖手炉、渣斗、镜子、挂屏、灯座、帽架、鱼缸、如意、斋戒牌、鼻烟壶、钟表、及翎管、班指、指甲套、发簪等装饰品等,不胜枚举。其装饰繁缛,纹样采用传统的螭龙、兽面、吉祥纹饰、莲塘、山水、番莲及莲瓣、菊瓣和各种西洋式花朵。而且乾隆常把古代书画名迹巧妙地运用到掐丝珐琅的纹饰中,以追求绘画艺术与珐琅工艺的完美结合。掐丝的技术更为娴熟,粗细均匀而流畅,色釉种类多样,釉色艳丽、洁净,但大多数缺透明温润的质感。同时结合錾胎和画珐琅之制作技巧于一体,使掐丝珐琅工艺之发展臻于极境。
乾隆以后,由于国势逐渐衰落,掐丝珐琅的制作也开始没落,传世的作品不多。清晚期的掐丝珐琅器造型以瓶为主,式样多有变化,但比例不是很协调。由于多借助于机械成型,故器物胎体轻薄,掐丝线条流畅,但艺术品位明显逊于乾隆珐琅器。
“珐琅之夜”专场是以乾隆时期制器为主,不仅造型用途多样,纹饰题材亦十分广泛。这些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器物,其造型依照“内廷恭造之式”,讲求精、巧、秀、雅,器形规整,比例适当,讲究对称。其中,师古摹古者有【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香炉及座】,造型仿自西周青铜簋的样制,犹有古韵而又新意,通体及底座均以掐丝珐琅装饰,唇口、双戟耳鎏金,纹饰层层分布,相互映衬,融为一体,颇为华美精致。雍容大气者有【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春寿盖盒】,其题材吉庆祥瑞,造型庄重端正,掐丝精密,釉色雍雅;且别具心裁,采用镏金铜铸浮雕样式表现人物,盖盒器底以冰梅纹为饰,其间梅花五彩绚烂,三两成簇点缀于冰纹之间,与器壁周身花卉图案相互映衬,尽显整器繁丽华美面貌。小巧别致者有【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三足小炉】,其高仅寸余,然无论造型比例、亦或掐丝装饰,均精致细腻,盖身契合,三足的鎏金兽面刻画传神。乾隆帝珍爱的文玩,往往收藏在“百什件”的盒子里,此小炉即为其一,精致夺目,是帝王闲暇之时的赏玩之物。除此之外,亦有乾隆造办处所制,后署千字文之器,如【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开光缠枝花卉瓶】(后落“诗”字款)、【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宝相花海棠式瓶一对】(后落“则”字款),更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由于掐丝珐琅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严格,成本较高等原因,故其在中国诞生之日起,就被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皇家所垄断,秘藏深宫,很长一段时间为皇室和达官贵胄独享。欧洲人最早接触掐丝珐琅器是在17世纪,荷兰商人将其带到欧洲,但是这些器物并没有在当时收到重视。事实上,一直到了19世纪,在欧洲的公共收藏机构和私人收藏者才开始大批收藏中国掐丝珐琅工艺品,它也进而成为了一种真正的时尚。
而在中国,掐丝珐琅行情近年来也愈加火热。2002年秋,一件清乾隆掐丝珐琅开光御制诗句方壶,成交价仅为55万元,而在2005年的一场春季拍卖会上,这件物品成交价上升为190万元。随着珐琅拍卖市场的逐步升温,于2010年秋季的拍卖会上,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则以1.295亿港元(合1670万美元)的成交价落锤,创下了掐丝珐琅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掐丝珐琅之所以天价,是由于当时一件上档次的掐丝珐琅制作的用料昂贵,加之所耗费的人工,且多为皇室御用或仕宦商贾之珍藏,所以收藏价值与日俱增,几乎无可估量。本次专场遴选数十件清代掐丝珐琅佳作,其中康熙、乾隆时期的宫廷珍品更是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此次铜胎珐琅器专拍的数十件作品中多为已故法国收藏家皮艾尔·梅西耶先生(Pierre Mercier)的个人收藏。梅西耶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亚洲艺术品收藏家,特别是他的中国掐丝珐琅器收藏在欧洲享有很高的评价。他对中国珐琅器的热爱起源于一件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制珐琅小咖啡碟,是家族中一位年长的姨母送给他的礼物,这件精美的器物引发了皮艾尔浓浓的兴趣。在此机缘巧合之下,他于1988年开始了其长达二十余年之久的中国珐琅器收藏。在梅西耶夫人对这二十多年收藏的回忆中,曾道:“无论当我们的家庭处在怎样的高峰和低谷,对艺术,尤其是对中国艺术的炽爱一直把我们的命运同中国牵系着”。
他的藏品大多是购自伦敦著名的古董店Spink&Son和巴黎的亚洲古董艺术精品店Eymery。他的藏品中,有半数曾参加过2003年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办的大型中国珐琅器展览——《五个世纪中国珐琅珍品展》。本次专场的数十件拍品,均为其在过去二十年多年中辛苦收集的成果,现由梅西耶夫人继承其志,交由我们展出并拍卖。
皮埃尔·梅西耶(Pierre Mercier)先生更是一位品德高尚,值得尊敬的绅士,其生前获得过诸多荣誉:由法国总统颁发的法国国家荣誉骑士军团勋章;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意大利国家荣誉军团勋章;耶路撒冷St.Sepulcre 荣誉骑士勋章;国际伏尔泰社团团长;法国对外贸易委员会荣誉委员;法国驻意大利商会荣誉副总统。
在这位德高望重的收藏家过世之前,他曾向亲友表达了心中所愿,就是希望这批独特的藏品能够回归故土,传递到新的收藏者手中。并希冀新的藏家能够延续他对珐琅器收藏的激情,领悟其精神真谛,并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传承发扬下去。此时此刻,这些精美的历史艺术品回到了中国,重归其发源地,这正是梅西耶先生一生苦心收藏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展览:1.“五个世纪中国珐琅珍品展”,法国巴黎卢浮宫,2003年9月;
2.Art sous les Arcades,新加坡,2009年;
3.“错金镂采——法国皮埃尔·梅西耶暨海外珍藏掐丝珐琅器特展”,中国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9月
此件花卉纹双陆尊平沿直口,略作外撇,长颈,肩部下外口至足基平收成马蹄形状。双陆尊的名称源自器形模仿双陆棋的造型,系用于插花的陈设器,清雍正时期官窑瓷器多有烧造。本品器身通体施绘珐琅彩绘装饰,颈部器表上下均绘蓝料云纹环饰一周,近口处掐丝金线绘花纹卷叶图案,金线所绘枝叶婉转缠绕,变化多样。枝叶装饰下部绘两层蓝地蕉叶纹图案,造型排列齐密,前后两层交错而出,体现纵深视感。肩腹蓝釉之上绘卷草花卉纹饰,花卉染以黄、红多色釉料,温郁淡雅,柔和静美。周围草叶环绕花卉而饰,造型变换多样,繁而不乱,呈现华美富丽之态。花叶外形勾线与器身表面鎏金环带相互映衬,更添整器高贵艳美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