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200 傅抱石 1953年作 溪山听瀑 镜心

溪山听瀑
拍品信息
LOT号 1200 作品名称 傅抱石 1953年作 溪山听瀑 镜心
作者 傅抱石 尺寸 99×58cm 创作年代 1953年作
估价 4,800,000-5,800,000 成交价 RMB 5,52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一九五三年白下写,抱石。
印文:抱石之印、往往醉后、抱石私印
说明:此幅作品原为江苏省国画院藏品。
中国山水画对空间的认识,不局限于客观空间,同时还存在“胸中丘壑”的主观空间的问题。中国画的远近关系非常强调感觉、强调虚实以取得空间效果。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画面上常运用把远景拉近或者把近景推远等各种表现空间的手法,加强景深的变化,强化虚实对比变化,达到空间的塑造。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有一段精确的阐述:“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物,我们的(中国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通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易经》上说:‘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这正是中国人的空间意识!”中国画家应该确立这样独特的空间意识。
我创作山水画,每当提笔落墨时,心中便无时不在考虑空间关系。画树必出四枝,画石必分三面,丛树、叠石必分前后,以显前后空间关系。画山必显山势、阴阳向背以求山峦的磅礴厚重。后山托前山,近山衬远山,以求山峦之间的空间关系。用墨必分浓淡,以显前后层次。一幅画的空间关系,在立意时已全局在握,胸有成竹,点画之间,自成天地。
——傅抱石
傅抱石的山水画在20世纪50年代时,较之以前更具静穆之气,这种变化与时代变迁和个人际遇有紧密联系。傅抱石的山水画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他从1938至1946年在重庆金刚坡居住了八年,当地“烟笼雾锁,苍茫雄奇”的景致给予其很大启发,他称之为“这是造化给我的恩惠”,这段远避战乱,偏居一隅的金刚坡时期孕育出了傅抱石典型的艺术语言,磅礴多姿的“抱石皴”。这种画风一直保持到50年代初,但到了50年代后,他的画风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份浑厚与稳重,减去了一些激愤的情绪,变得更加平和拘谨。这段时期傅抱石在南京师范学院执教,生活较为平静,再加之人至中年,不再像以前那样锐利而富有锋芒,作品亦不似从前一般气势猛烈,而是更加内敛,倾向于反思与追忆,沉穆平静的画面常予人以精神的慰藉。此幅中颇可见之。
此幅画面构图开阔大气,布局巧妙,构思精到,通过强烈的虚实对比,营造出纵深的空间,达到咫尺千里的效果。近景巨石矗立,松林茂盛,一座房舍临渊而建,房舍形制简陋,仿若高士幽居之所在,但是围栏处却空无一人,令人不由联想,谁在此处聆听飞瀑流泉、天籁之声?中景悬崖高耸,壁立千仞,飞瀑分成几折飞流直下,落入深潭幽谷;远景不见重峦叠嶂,只见冷峻的山体。这种空间设置之法为傅抱石所独有,他一方面继承了北宋山水的宏伟章法,一方面又打破了山水层次的局限性,从此图中可观之,画家将中景与远景之间的层次虚化,不写全貌而仅表现局部,使中、远景既各有风姿,又混溶一体,既清晰可见,又虚无飘渺,形成一种近乎混沌的整体印象,使观者的视线集中在近景,又不经意地飘向远景,视点不断游移,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无尽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