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743 清中期 竹雕三松款竹林七贤笔筒

竹雕三松款竹林七贤笔筒
拍品信息
LOT号 7743 作品名称 清中期 竹雕三松款竹林七贤笔筒
作者 -- 尺寸 高13.8cm 创作年代 清中期
估价 400,000-6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本件笔筒截竹制作,竹色红润,皮壳浸润。以高浮雕与镂雕结合的技法雕刻,松下七贤雅集图。人物神情毕现,苍松浓密,崖石叠嶂,层次鲜明。山石间“诡石苍松境致幽,其中七贤恣优游”。 竹林松柏之间,有十人。大致可分成两组,一组为:竹林边,老松下,一人伏案题诗三人围而观之。右侧松下有两人,遥指密谈。左侧一人丛林间窥探。另一组为:山石间,两人围桌对弈,两人促膝而谈。整个笔筒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们无欲无求、恬静宜人的乡村生活画画。布局巧妙,人物虽多,却毫无芜杂散乱之感;刀法精湛,有如成竹在胸,人物神态各具特性,栩栩如生;景物雕刻,工整精微,一丝不苟。尤以镂空竹枝,更显竹林之深远,景色之宜人。大片的留白,给人留下无尽遐思。落款“三松”。
此笔筒刀法简练而人物情态传神,展现作品极高的构图技巧和审美功力。同类型款与清宫旧藏的“朱三松制清代竹雕对弈图笔筒”如出一辙,可见朱三松颇善镂雕,喜文人题材,作品多为竹刻清玩。
朱稚征号三松,为小松仲子。生卒年不详,所制作品有署崇祯年款,卒年或已入清。陆扶照《南村随笔》说:“(三松)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喜画驴。雕刻刀不苟下,兴至始为之,一器常历岁月乃成”。虽然朱松邻为朱氏竹雕开创者,但发展到朱三松,技术更加精炼,所刻笔筒、臂搁、香筒等物在当时便是极珍贵的珍玩,嘉庆帝对朱三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钟,尝题“传神只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明代中叶以前,尚没有以刻竹闻名者,自正德、嘉靖以降,始有三朱、李、濮诸人。三朱者,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辈。朱氏本为新安人,自宋建炎移居华亭,又六世而东徒,遂为嘉定人。三朱开创了竹刻“嘉定派”。清赵昕撰《竹笔尊赋》谓“疁城以竹刻名……镂法原本朱三松氏。朱去今未百年,争相摹拟,资给衣馔,遂与物产并着”,事实正是如此。
参阅:清,竹雕对弈图笔筒,清宫旧藏,《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玩》,页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