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885 徐悲鸿 20世纪30年代 嘉陵江边的篝火

嘉陵江边的篝火
拍品信息
LOT号 4885 作品名称 徐悲鸿 20世纪30年代 嘉陵江边的篝火
作者 徐悲鸿 尺寸 61×74cm 创作年代 20世纪30年代
估价 200,000-5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来源
中国嘉德1997 年春季拍卖 Lot 1053
艺术乃智之体现。智慧之作用尤在于能观察,能剪裁(即切取)。观察精,自能得色之和。能取景,则不特尽象之用,且无处无画,应用莫穷。
——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生于江苏宜兴屺亭镇,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年轻时的徐悲鸿受到老师康有为“今宜取欧西写形之精,以补吾国之短”以及陈独秀、鲁迅等人批判中国文人画,学习科学的、写实的西方绘画的理念影响,在“西学东渐”、注重科学主义的大时代中,渐入画坛,并形成了影响其一生追寻真实、真理的艺术及人生主张。在欧洲学习绘画时,徐悲鸿接受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系统、正规的艺术培养,熟练的掌握了学院派的写实技巧与方法,也奠定了他回到中国之后建立写实教育的基础。徐悲鸿从来不是全盘摒弃、亦或是主张东方与西方的绘画——他觉得中国文人画“主张气韵,不尚形似,但西方的写实主义太张,久必觉其乏味。”他觉得需以实景出发,提倡西方的科学、写实以及严谨的造型,反对机械的照抄自然,要重视作品的艺术内涵。
徐悲鸿不提倡以明媚山水、巧妙人物、荒诞构思、惊人主题来博人心弦。在此件《嘉陵江边的篝火》中,徐悲鸿以余晖下嘉陵江边为描摹对象,色调在黄褐色中过渡衔接中张弛有度,同时又保持着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并采用北宋山水“近、中、远”的三段式构图,岸边停泊的渔船、江边的人置于右方的位置,远处是层峦迭嶂的朴拙山景,而日落江边寄情于景,写实的手法与意象山水相融于画布。艺术家主张“断垣一角掇以芳草”,提倡观看的体验,让视线在画面中可远游、可近赏,总会喜出望外偶遇一景,小有乾坤之感,体现了小即大、大即小的视觉特点及美学观点。他从近景的开阔,到天边云海的刻画中,创新性的表现画面深远的空间距离,将人的视线和心中的山水构图相宜得章,一步一景,无处无画。以小景致,成大风景的别致用心,将光线、渔船、人物、山景万般变换融结于此,颇具东西方之韵味和精粹。
意象表达
碰撞与交融
早在17世纪初,当利玛窦将天主像和圣母像油画作品呈献给万历皇帝时,油画作为西洋画的一种,开始进入国人之视野并在中国局部文化空间内传播,郎世宁等宫廷画家的出现、中国南方通商口岸外销画现象、土山湾画馆等都是中国西洋画发展的逐渐演进。十九世纪末,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华民族深陷于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出路,不谋而合地将视线投向了西方,并以科学和实业为救国之策,开始了近百年的探索。康有为言:“中国近世之画衰败之极也”,以西方写实艺术为准,推崇精细之院体画及匠人画,康的言论可以说为二十世纪上半叶艺术界留学西方的大潮流提供了理论前提。在此之中如徐悲鸿、卫天霖、余本、周碧初、丁雄泉等第一代中国油画家们便纷纷启程,踏上了远赴欧洲、加拿大、日本的艺术之路。在结束了留学生活后,这群先驱者们带着扎实的绘画技法和西方的艺术观念回到苦难深重的祖国,开始创办美术学校、创立美术社团、开展美术运动、举办美术展览,从各个方面传播西洋美术,试图改变以往衰败颓废的中国画坛,开艺术之新风尚。中国第二代油画家门便在这些留学归国的前辈们所办学校中得到培养和启迪,李宗津、罗尔纯入颜文梁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冯法祀和文金扬则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学习绘画,师从徐悲鸿;蔡亮、何孔德先后入中央美术学院研修油画。
在东西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深受西方艺术技法与观念影响的艺术家在其绘画创作里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个无法逃避的课题: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运用西方绘画方法来表达和呈现属于东方的思想与情感,即所谓油画“民族化”的问题。中国第一代油画家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做出力所能及的回应和探索,并将课题传给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故今天再回顾过往百年的中国油画之路,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油画创作者都希望以自我的艺术实践给予此问题自己的思考甚至“答案”,直到今天我们依旧面临这样的艺术课题,当然这不仅仅限于油画创作。在进行文化比较后做出的文化选择中所隐藏的文化焦虑与文化自觉,在徐悲鸿、卫天霖、周碧初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及其弟子的身上尤为明显,因为他们多有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之背景。应时代之需,也合个人理想之意,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力图将本民族艺术传统的表现方法和趣味融到由西方绘画材料和技法表现的画面之中,进行纯粹自由的艺术探索,形成了蕴含中国意味与情感且独具个人生命特质的艺术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