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249 张大千 1935年作 五色荷花 立轴

五色荷花
拍品信息
LOT号 2249 作品名称 张大千 1935年作 五色荷花 立轴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184×95cm 创作年代 1935年作
估价 28,000,000-32,000,000 成交价 RMB 32,2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著录:
1.《中国近代绘画》第154页,九雅堂出版,1991年1月。
2.《清末民初书画艺术集》第237页,图C70,(台北)历史博物馆,1998年10月。
3.《张大千精品集》(上卷),第118-11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7月。
题识:曾攀玉井晓云端,罗袜凌波欲赋难。不是眼前迷五色,赚君聊作笔花看。似北山画友博笑。乙亥春日,蜀人张爰并题。
印文:张爰之印、大千
鉴藏印:襄汾李欣翘珍藏
展览:“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家展”,2017年5月10日至5月14日,江苏美术馆陈列馆。
说明:
1.1928年冬,张大千再度赴日,在老友江藤涛雄的安排下鉴赏一批书画,并由此结识了峰村北山夫妇,在之后的几年中,与峰村夫妇来往密切,为之作画、刻印,留下不少作品,2003年春季香港佳士得曾上拍一组北山上款的张大千画作。
2.张大千的花鸟起步于写意,从当时风行海上的吴昌硕一直上追至金农、石涛、八大、恽南田、陈淳、徐渭等等,他都临习过,其中墨荷学自八大。1930年代中期,即此作创作前后,张大千听闻有人笑言他只会写意不会工笔,就开始研习陈老莲,进而上追北宋工笔院体。这件作品应该属于这个学习和转变时期,墨色荷叶还是八大面貌,五色荷花已然是工笔手法了。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张大千为峰村北山治印介绍
说明:印石分别为鸡血石、寿山石、青田石等。此七印系张大千为日本弟子峰北山所刻。张大千一生印作,除自用及为其兄善孖所制外,其余十分罕见。他为峰北山刻印,是目前所知为数最多的一批,制作于1929年张大千赴日本期间,是研究张大千篆刻艺术的珍贵资料,极为难得。张大千早年精于篆刻,所制的自用印“大千唯印大年”、“春长好”、“千千千”、“大千世界”、“大千父”等,一直到晚年还常钤用于画作上。1987年上海书画出版社曾辑成《大千印留》。有关张大千的篆刻和此次所拍卖的印作来历,黄天才在《五百年来一大千》第十一章“张大千奇才异能”中有详尽介绍“一九八○年前后,老友杨隆生兄在东京买到大千所刻的九方印,都是刻给一位名叫峰北山的日本人的。我曾问过大千,峰北山为何许人,大千说是他的学生,跟他学书法的。我向隆生兄借来这几方印,钤在一折扇上珍藏着。”从1.7×1×2至2.7×2.7×7.5cm. 不等。

荷花颇适合于没骨。先用浅红色组成花形,再用嫩黄画瓣内的莲蓬,跟着即添荷叶荷干,叶是先用大笔蘸淡花青扫出大体,等色干后,再用汁绿层层渲染,在筋络的空间,要留一道水线。荷干在画中最为重要,等于房子的梁柱,画时从上而下,好像写大篆一般。要顿挫而有势,有亭亭玉立的风致。如何画大幅,干太长了,不可能一笔画下,那么下边的一段,就由下冲上,墨之干湿正巧相接,了无痕迹。干上打点,要上下相错,左右揖让,笔点落时,略向上踢。
摘自张大千《没骨花卉》
张大千被认为是中国画史上“有数的画荷大家”,他在花鸟画上的造诣,不仅来自对古人的追摹,更来自于对各种花卉的养殖和深入观察,以及对古代有关画谱的烂熟于心。他一生酷爱荷花,曾言:“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且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大千画荷花大体而言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师古人,由石涛、八大、徐渭入手,画风工致典雅;中期集古人之大成,直抒己意;晚期创造的泼墨泼彩法使荷花脱离物态,神韵天成。
此幅荷花既含没骨写意,又施工笔重彩的画风,应为其施法古人,又自出机杼的创作。此幅兼工带写,叶茎当属胎息于青藤、八大、石涛的写意之笔,荷花则精雕细琢而成,风裳翠盖,墨叶纷披,红、白、绿、粉、蓝五色并开,缤纷绚烂,高华富丽。画面构图饱满,疏密安排得当,大片荷叶、荷花、花苞相互穿插,营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荷塘景象。取酣畅奔放的大写意法,以水墨、赭石、花青等色描绘舒展而飘拂的大片荷叶,纵笔挥洒之后,经过层层晕染,使之更有精神更具立体感;荷叶之上,七朵荷花从中探出,五朵已经盛开,姿态各异,两幅则为含苞待放状。花瓣以笔墨勾勒,柔美又富有韵致的线条尤显得花瓣素净再施以朱砂、花青、石绿、赭、白进行渲染,红荷荷瓣再勾出筋脉,在淡雅荷叶的烘托之下,愈显得荷花高洁更具清雅之态;荷杆在画中也尤为重要,等于房子的梁柱,从画幅底部直贯而上,一气呵成,粗细有度,婉折绰约,顿挫有势,亭亭玉立,杆上再打点,上下交错,左右揖让。荷杆的周围,张大千别有用心的再添上几笔水草,既与荷叶相呼应,亦使画面更具层次感,更显画面的丰富与生动。整幅笔墨率意,情趣盎然,呈现出了荷塘的无限韵致。
张大千欣赏荷花犹如欣赏美人,能将那些不易察觉的幽韵尽收笔底,此幅《荷花》即是如此,好似一位不施脂粉的绝世美人,静静等待哪位识者将其纳入画阁而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