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816 14-15世纪 大随求佛母

大随求佛母
拍品信息
LOT号 5816 作品名称 14-15世纪 大随求佛母
作者 -- 尺寸 高32cm 创作年代 14-15世纪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34,500,000
材质 形制
著录:《印度与西藏的铜造像》乌尔里希•冯•施罗德 着,图114E

西藏(丹萨替寺),铜鎏金,宝石镶嵌

备注:欧洲重要私人珍藏

丹萨替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桑日县江乡日岗村北的山腰处,由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始建于1159年。建寺之后,多吉杰布在该寺收徒传法十多年,因其地名叫“帕竹”,该派发展为帕竹噶举派,丹萨替寺遂成帕竹噶举派的主寺,多吉杰布本人也被称为帕木竹巴。经过五十年的筚路蓝缕,从札巴迥乃开始,当地朗氏家族开始掌管该寺座主一职并世袭罔替。在元代早期,更因为朗氏家族族长受封为帕竹万户长,丹萨替寺成为政教合一的宗教世俗政权。在15世纪,因为政治上的动荡,帕竹政权走向覆灭,丹萨替寺也隐没在历史中。直到1948年意大利藏学家图齐造访该寺,为该寺独具特色的舍利塔造像所惊艳,借由照片的传播,丹萨替寺风格艺术才重新回到世人眼帘。至为可憾的是,在1960-70年代,丹萨替寺被毁,付之一炬,文物散失,不可胜数,散见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洛杉矶郡立美术馆等重要收藏机构。

丹萨替寺最具特色的舍利塔造像属于一种特殊的供奉形式,即不同于一般佛像供于佛龛内或神坛上,而是供于舍利灵塔的塔身周围,主要盛行于14世纪至15世纪。在这百余年间,丹萨替寺造像吸收了尼泊尔造像艺术魅力,又融入当地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并具有地区性的尼藏融合的艺术风格,代表了西藏佛像艺术的最高成就。该造像风格特征为:脸型宽大,面部饱满,杏仁状大眼,四肢粗壮,仰莲座的莲瓣饱鼓,莲座低矮,装饰镶嵌华美繁复,本件大随求佛母即为一佳例。其造型为四面八臂,每面三目,面容姣好,露出少女般的微笑。头戴华美的五叶花冠,顶结金刚杵式高髻,双耳坠圆形大耳珰,上身裸裎,胸部隆起。二主臂于胸前结说法印,手中各牵一茎莲花于肩头盛开,其余六臂各执弓、箭、净瓶等法器,每一臂均佩有臂钏、手镯等饰物,食指与小指还戴有指环。佛母下身着裙,舒坐于双层束腰莲座之上,左腿曲卧于莲台之上,右腿向前伸出,脚下踩一莲花,身姿呈现出自然的动态,裙裾上密布立体雕花,并镶嵌各种宝石,极为华丽。整体铸造精美,胎体厚重,鎏金富丽堂皇,为极为罕见的丹萨替造像代表性佳作,其艺术性与海内外任一公私收藏之丹萨替造像均还不逊色,是一件名副其实的博物馆级重要藏品。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见证西藏帕竹王朝辉煌历史的典范之作
——西藏丹萨替风格铜镀金大随求佛母像欣赏

在西藏佛教雕塑艺术史上,丹萨替造像无疑是一种最具影响的造像风格,它以完美的造型、雄健的躯体、繁缛的装饰、精致的工艺,不仅展现了西藏佛像艺术史上空前绝后的壮美艺术风范,而且也见证了一个家族(朗氏家族)、一个教派(帕竹噶举派)和一个王朝(帕竹王朝)的兴衰历史;特别是曾经辉煌一时、雄伟壮丽的丹萨替寺早已灰飞烟灭,这些精美的造像显得弥足珍贵,成为我们了解和触摸西藏那段辉煌历史的最为真实可靠的实物依据。近些年来,丹萨替造像一直是国内外藏传佛像艺术圈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受行家青睐和藏家追捧的佛像艺术品种。此次北京保利推出的这尊大随求佛母像堪称一件丹萨替风格的经典之作,足以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

随求佛母,梵文为maha-pratisara,藏密称“梭章玛佛母”,又称“随求大明王”,是《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的本尊,是佛教尊奉的“五护陀罗尼佛母”之一。五护陀罗尼佛母又称“五保护佛母”、“禳灾五佛母”,分别是大随求佛母、大金刚摧碎佛母、大孔雀佛母、大寒林佛母、大随持佛母。她们原为五部陀罗尼经,而后被人格化,成为密教事续部尊奉的一组女性尊神。据佛典记载,这五部陀罗尼具有非常奇妙的禳灾功德,如果诵持、抄写或将抄写的陀罗尼携带在身上,都有极大的保护作用,可以避免一切灾祸,满足所求一切愿望。因此在藏传佛教中,这五部陀罗尼成了佛像和佛塔装藏的重要圣物。

此像四面八臂,为随求佛母常见的标准形象。四头皆戴五花冠,正面花瓣呈月牙形;头顶共束一高发髻,发髻如钢盔一般罩于头顶;耳边缯带如扇形向外展开,耳下垂大圆环。面形圆润,五官刻画清晰明朗。高额,面有三目,眉细上挑,双目垂俯,鼻梁挺直,嘴含微笑。身姿挺拔,躯体丰腴健美,四肢粗壮有力。胸部双乳呈球状高高隆起,尽显佛母的女性特征。上身赤裸,胸前饰项圈和长链,下身着贴身僧裙,腿部均匀分布有双层连珠线,意在表现古印度笈多造像上常见的水波状衣纹,腰间束宝带,手和足部皆有钏镯装饰。钏镯形制十分繁复,做工极其讲究,非一般造像可比。衣着及装饰上均嵌有各种宝石,极尽奢华之能事。半跏跌坐于双层莲花宝座上,八手或结印或持不同法器。中二手当胸结说法印,手心各牵一莲茎,莲花齐肩开放于肩头;其余右边第一手持箭,第二手持法轮,第三手结印,左边第一手持弓,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结印。莲座低矮,莲瓣饱满有力,周匝环绕。整体造型完美,形象庄严,身躯健硕,气势非凡,工艺精湛,品相完好,堪称一件难得的古代藏传金铜造像精品。

无论从整体造型还是局部特征来看,此像均表现了西藏丹萨替造像鲜明的风格特点,与现知的丹萨替风格造像特征完全一致。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看:其一,此像发髻并非藏传佛像常见的高高盘束的形式,而是如圆形钢盔一般罩于头顶,表面素朴无纹,为丹萨替菩萨装造像上常见的发髻样式。其二,此像躯体浑厚健壮,四肢粗壮有力,肌肉丰润饱满,双手肥大厚实,充分表现了雄浑壮阔的艺术气韵,亦为丹萨替造像普遍的艺术表现。其三,此像装饰繁复讲究,其中手和足部的钏镯最为突出,皆为多圈组合的繁复样式,如现今时髦女郎所戴护腕一般。这种装饰样式最早出现于古印度造像上,后为尼泊尔和西藏造像全盘吸收,丹萨替造像上普遍流行此种繁复的装饰,无疑来自尼泊尔造像的影响。其四,此像佩饰上都嵌有各种宝石,十分繁复。镶嵌宝石是藏传佛教造像的传统特色,但在繁复和讲究的程度上历史上没有超过丹萨替造像的,宝石品种繁多,分布遍及全身,极大地增添了造像的华丽光彩。其五,此像体量和材质也符合丹萨替造像特点。丹萨替造像高度一般在25厘米至35厘米之间,此像恰好处于丹萨替造像正常高度之内;同时它以红铜铸造,胎体十分厚重,亦符合丹萨替造像的工艺特点。其六,莲花座后有一个方形的铜柱,与造像本身形成垂直的形式,标明了连接佛塔的功用,充分证明此像是来源于丹萨替寺舍利灵塔上供奉的佛像,为佛塔上的“大宝装饰”。由上六个方面可见,此像具有西藏丹萨替造像鲜明的风格特点,可以无可置疑地判定为西藏丹萨替风格造像,而且是属于丹萨替寺舍利灵塔上供奉的佛像。

丹萨替风格造像以出自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的丹萨替寺而得名,大多为丹萨替寺祖拉康大经堂内供奉的历代住持舍利灵塔上供奉的佛像。丹萨替寺是一座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宗教地位崇高,在西藏中世纪,特别是13至15世纪的二百余年间,为西藏帕竹噶举派显密兼修的弘传中心、西藏山南乃至卫藏地区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寺庙之一。据历史记载,丹萨替寺历史上兴建了十余座舍利灵塔,它们大多为铜镀金塔,少数为银塔。这些灵塔形制十分独特,而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灵塔的基座和塔身部位都装饰有佛像,佛像从下至上,逐层有序地周匝环绕,整个佛塔看上去玲珑剔透,像一件巨大的雕塑艺术品,《止贡法嗣》称之为“大宝装饰”。1966年由于丹萨替寺遭到毁坏,这些舍利塔皆无一幸免。所幸的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中外学者、佛像艺术品收藏和爱好者、西藏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些丹萨替寺座主舍利灵塔上的佛像和雕塑残件逐渐被发现和识别出来,散布于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它们造型雄壮,风格成熟,装饰繁缛,工艺精湛,体现了极高的艺术和工艺水准,代表了西藏佛教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这些造像的发现和确认,对于研究丹萨替寺和帕竹地方政权的历史和文化艺术具有重要价值,而对于西藏佛像艺术研究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因为它不仅为元代藏传佛像艺术的整体风格及工艺水平、风格特征的判断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西藏佛像艺术的发展演变,特别是西藏佛像艺术民族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艺术标本。

最后,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现存的丹萨替造像中,还有一尊随求佛母像,为西藏博物馆收藏。但此像比西藏博物馆收藏的一尊整体品质更高,体量更大,品相更加完美,而且长期为欧洲藏家收藏,曾著录于瑞士著名学者施罗德先生的《印度与西藏的铜佛像》,该书是研究喜马拉雅造像艺术的重要工具书,拥有有序光鲜的流传历史。况且目前市场上造型完美、风格典型、做工精美的丹萨替造像并不多见,可谓屈指可数。因此,对于佛像收藏爱好者而言,特别是对于喜欢丹萨替造像的收藏爱好者而言,这尊大随求佛母像的再度现身市场,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值得大家特别关注。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
2017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