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434 罗中立 1983年作 织毛衣女孩

织毛衣女孩
拍品信息
LOT号 4434 作品名称 罗中立 1983年作 织毛衣女孩
作者 罗中立 尺寸 64×81cm 创作年代 1983年作
估价 2,0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签名:中立 83
罗中立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罗中立的艺术生涯进入了关键的蜕变时期,即从八十年代的乡土写实风格逐渐向原始表现主义过渡。从作品画面上不难看出他在描绘人的生存环境时尽量避免涉及现代文明下的产物,保持了人物与环境的整体和谐;其次在塑造人物形象中使用粗旷且富有力量的线条用以表现人物原本的特性;再者于色彩方面也多采用与黄土地颜色相近的色彩,如黝黑、金黄、亮红等,以此表达中国农民的生活形态以及艺术家对原始生命力和个体生存意识的尊重与推崇。
Lot. 4435 此幅创作于2001年的《黛湖秋浴》是罗中立后期原始表现主义较为成熟的作品。近景中拥有硕大健壮身躯的女子正在专心为孩子洗去头发上因在稻草堆上尽情翻滚而沾上的草尘,秋天的夕阳照在清澈的河面上更加映衬出人物与黄土地颜色般的肤色,充满了原始乡土意味的野性美。罗中立用粗野笨拙的线条勾勒出人物形体,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泥塑及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华,人物造型稳重,骨骼强壮有力,极具雕塑感,就女性而言因承担了繁育后代的重任,故常常有一对丰腴的乳房和宽厚的臀部。在对画面中心女子的面部刻画上,罗中立也十分用心:眼睛大,眼球洁白,夸张得如牛眼一般,直白呆滞却安详平静,没有一丝都市人的浮靡之气,流露出的是农民们对现实生活的顺从与不迫。著名美术批评家殷双喜曾对罗中立的此类作品解读到:“他向我们叙述不为人知的农民的生活,正是要敞开生活的真实底蕴,在暴雨、急流和野兽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呈现人类原始的生命和质朴、温暖的亲情。”亲情乃是画家后期原始表现主义作品中出现较频繁的主题,他希望通过一种最为原始且日常的生活场景来使站立于画面之前的观者感受到亲人朋友之间最深沈朴实的情感表达,这正是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消费不断丰富的今天渐渐在淡化的人间情味。由此可见,罗中立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敏锐而深刻地把握住了当下严峻的社会问题并作出了个人积极又坚定的回应。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时可以说是决定其一生的关键。受到喜爱用毛笔勾画水彩的父亲影响,罗中立从小便对绘画有很深的情节,冥冥之中他的生命从此与绘画紧紧相依。初中时受美术老师点拨对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念念不忘,并开始到重庆河边上细心观察作工的船夫与纤夫们,开始进行速写,培养了敏感严谨的艺术触觉,为他之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快、准、活”捕捉画面的能力。十年文革动乱结束,罗中立考入四川美术学院,一丝不苟地一边夯实油画造型基础,同时开始根据自己直接的现实生活经验进行个人体。
乡土风情一直是罗中立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而这与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早在1964年,罗中立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学习时就曾跟随学校安排到达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大巴山深处农民的生活与人情;文革中他在达州钢铁厂做钳工,某个除夕夜到处灯火通明,而他却关注到了寒冷黑暗处的守粪农民……正因为罗中立对于中国底层农民真实生活的真切体会,对他们善良、憨厚、单纯的性格有深入了解,故而对农民群体产生了无限的同情与感慨,并迸发出“要给他们吶喊”的强烈愿望。创作于1983年的Lot.4434《织毛衣的女孩》便是一幅描绘农村生活且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优秀作品。低头专注于手中毛线上下针的女孩已然没有注意脚下小路的平坦情况,因为她太熟悉这条不宽敞的乡间小径了,这是生她养她的地方。秋日里寒风已悄然而至,树叶也已回归大地,女孩披上外套绕过家门前不大的水塘,拿着准备入冬前完成送给家人的毛线活出来准备去邻居家串门。画家采用了一种微特写的形式生动地定格了农村姑娘这日常生活中充满温度的一瞬间,并用和谐微妙的画面氛围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充满了静谧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