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501 溥儒 红叶双栖 镜心

红叶双栖
拍品信息
LOT号 1501 作品名称 溥儒 红叶双栖 镜心
作者 溥儒 尺寸 71.6×28cm 创作年代 --
估价 60,000-120,000 成交价 RMB 184,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款识:鸟啼霜落叶如霞。心畬。
印文:溥儒
京城西山红叶美景当日夜萦回二爷心中,绘双禽栖枝对望,是表达他对故土的眷恋抑或是怀思结发妻子的心境,或许只有在梦中寻觅了……

旧王孙的「古事」——师古自新与逸笔墨妙
旧王孙溥心畬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当世早有公论,此固然来自他超凡的天赋,也得力于其过人功力,这主要出自他勤于习古,以古为师并借古成己,在其所撰《自述》中有详细的叙述:
余居马鞍山,始习画,余性喜文藻,于治经之外,虽学作古文,而多喜骈骊之文,骈骊近画,故又喜画,当时家藏唐宋名画,尚有数卷,日夕临摹,兼习六法十二忌及论画之书,又喜游山水,遂渐学步,时山居与世若隔,故无师承,亦无画友,习之甚久,进境极迟,渐通其道,悟其理蕴,遂觉信笔所及,无往不可。初学四王,后知四王少含蓄,笔多偏锋,遂学董、巨、刘松年、马、夏,用篆籀之笔。始习南宗,后习北宗,然后始画人物、鞍马、翎毛、花竹之类,然不及习书法用功之专,以书法作画,画自易工,以其余事故工拙亦不自计。
心畬先生在师古过程与成就中,是以“南北宗”二法融为一炉,以北宗之骨滋以南宗之润,其绘画植基于骨力外张的用笔,使画面呈现饱满支撑力。其《自述》中已述其学画并不从师,启功先生亦曾说过他是临摹一幅家藏宋人山水长卷入手,这一画卷正是典型马、夏风格。其所表现出柔而能峭的清健风格,正是从所谓北宗出发的笔调,而泽以个人人文气息之成就。他作画不仅笔墨精练,更流露出独特的贵胄之气。其亦师承文人画传统,从早期作品风格中,可见其深入临仿唐寅、文徵明及仇英、沈周的构图及布局。
此次拍品中浅绛山水轴,即以倪云林之法绘岸渚疏林,上有草亭,雅逸恬澹的风格,跃然楮墨,实以现藏台北故宫之倪氏名作“容膝斋图”为本,略为推山移树而已。其他诸作,亦各具其妙,“五柳先生像”则系人物精品,仿赵雪笔意,而清雅意韵丝毫不逊前贤。
溥心畬身为逊清“旧王孙”与明末四僧中的八大和石涛一样都是国亡的宗室,他们于生命困顿、挫折、沮丧或断绝仕禄后,寄情书画,转而往个人艺术生命的完成去下工夫,故诗文书画在其一生是构成完整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
他早年习画虽以“临古”入手,实已内化为其中心思想,形成一种“溥式风格”,甚而高于古人的雅逸情致。他绘画常见到说是法某人、临某家,但在临仿学习过程中,却能完全出于已意,升华成自我创作,即使用笔、构图似某人、某家,但其精神趣致则逈然有别,而呈现独特的儒雅风格。他的艺术表现早已超越临仿古人的境界,展现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髓。
观其画作取境高雅,题画诗与书法三者相结合,透过结构美感、情境意蕴,直与观者心弦发生共鸣。其书画作品,具古淡简远特色,允登逸格殿堂。书画创作对溥心畬而言,是真正的“寄情”与“抒怀”,故虽云临古,意境却远超古人;从此次安排的二爷作品中,期盼能引发藏友、方家与”旧王孙”的共鸣……。

莎士比亚说:“人生如舞台。”
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前台是粉墨登场的所在,费尽心思化好了妆,穿好了戏服,准备好了台词,端起了架势,调匀了呼吸,一步步踱出去,使出浑身解数:该唱的,唱得五音不乱;该说的,说得字正腔圆;该演的,演得淋漓尽致,于是博得满堂彩,名利双收,踌躇满志而归。
然而,当他回到后台,脱下戏服,卸下妆彩,露出疲惫发黄的脸部时,后台有没有一个朋友在等他,和他说一句真心话,道一声辛苦了,或默默交换一个眼神,这眼神也许比前台的满堂彩都要受用,而且必要!
后台的朋友,是心灵的休息地,在他面前,不必化妆,不必穿戏服,不必做事情,不必端架子,可以说真话,可以说泄气话,可以说没出息的话,可以让他知道你很脆弱、很懦弱、很害怕,每次要走入前台时都很紧张、很厌恶。因为你确知后台朋友只会安慰你,不会耻笑你,不会奚落你。
况且,在他面前你早已没有形象可言了,也乐得继续没形象下去。人生有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在这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暴露弱点,可以是全身弱点,这是很大的解放。

有此解放,人可以在解放一阵子之后,重拾勇气,重披戏服,再次化妆,再次端架子,走到前台去扮演好需扮演的角色,做一个人模人样的人物,博得世俗的赞美。
故事,古事。古时,今时,第三期。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 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