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651 傅抱石 1962年作 卧船观雁 立轴

卧船观雁
拍品信息
LOT号 2651 作品名称 傅抱石 1962年作 卧船观雁 立轴
作者 傅抱石 尺寸 42×68cm 创作年代 1962年作
估价 2,800,000-4,000,000 成交价 RMB 4,025,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著录:1.《今日之中国画》,展品编号20,英国,Collet’s Chinese Gallery,1964年。
2.《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7期,第104页,三联书店编辑出版,2012年2月20日。
题识:壬寅秋月,抱石作。
印文:傅、往往醉后、壬寅
展览:“今日之中国画”,英国伦敦,锡兰茶展览中心,Collet’s Chinese Gallery 主办,1964年4月21日-5月1日。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1年秋季拍卖会Lot 1831。
说明:奥利弗·普利旧藏。奥利弗·普利(1936-2005年),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东部艺术系高级策展人,牛津大学东方艺术读本。他的研究集中在16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本的出口艺术以及它们在欧洲的影响。他的著作包括《中国风格》。《东方风格对西方艺术和装饰的影响》(1977);《宫殿瓷器》。《日本在欧洲的时尚1650-1750》(共同作者,1990年);《日本早期瓷器窑》(1996年);《日本折叠屏的艺术》(1997年);《日本出口瓷器》。《阿什莫尔博物馆藏品目录》,牛津(2003年)和日本出口漆器1580-1850(2005年)。
《卧船观雁》作于1962年,抱石先生绘画的黄金阶段,但是抱石先生的艺术生命恰如春日的樱花一般,在枝头最灿烂的时候凋谢,因此傅抱石此一时期的画作可以说是妙迹难求。因为62年左右,抱石先生因病臂废画,在艺术水平极高的时期不能执笔,创作量因病急剧减少,令人扼腕叹惜。三年之后,抱石先生便驾鹤西游,想再求一帧《卧船观雁》胜迹,恐是无能,由是益显画作之珍贵。这亦是收藏傅抱石的行家格外看重抱石先生此一时期作品的原因,物以稀为贵,因为珍稀所以更加宝贵。

傅抱石的绘画古意盎然,这和他的导师金原省吾有巨大的关系,傅抱石留学日本的时候,曾经拜在学者金原省吾的门下,并翻译了金原省吾的《唐代之绘画》和《宋代之绘画》,向中国人介绍日本学者对中国绘画的理解。金原省吾何许人也,乃是日本史学界之泰斗,学养丰富,著述严谨。傅抱石先生的绘画理念和对文化、绘画的理解,都受到这位老先生的影响。所以说,要读懂傅抱石的画,可以观瞻金原省吾先生的思想,亦要翻一翻抱石先生翻译的金原省吾先生的著述。

像如《卧船观雁》这种以古代高士为创作题材的绘画,可以说是完全从傅抱石的精神境界里走出来的,一笔一墨都沾染着傅抱石对高士的理解和把握。大雁在古人的精神生活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载体,听到雁鸣,高士的心境就会悲戚起来,如同抱石先生笔下漫天的阵云。而寥廓的江天令高士的情绪陷入无法抑制的愁意之中,笔者窃以为,观雁有几个绝佳的场所,第一境界是在秋江之上,离梦渐远渐无穷;第二境界是在雁荡山,在充满诗意的名字和情境中独自怀想;第三境界是在雁门关,对着夕阳残照,孤雁长嘶,感受人生的哲理。孟秋是寒蝉的,季秋是霜降的,只有仲秋是大雁的,古人的大雁情节亦在这一时刻奔涌而出,成诗入画。

抱石先生描绘的乃是观雁的一重境界,渐行渐杳的雁群在高士的心目中渗入了别离、哀愁、怀古、萧索、伤感、沈稳、思念等种种情愫,无雁不秋,有了大雁的点缀,唐诗和宋画中的秋天,才算真正的鲜活起来。寥廓江天之上,白衣胜雪的高士正在卧船观雁,实际上,那是抱石先生在描绘自己的世界。那么切入到抱石先生的精神世界里,观雁的佳处,不在江上,不在雁荡山,亦不在雁门关,而是在画者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