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681 张大千 1937年作 水月观音 立轴

水月观音
拍品信息
LOT号 2681 作品名称 张大千 1937年作 水月观音 立轴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165×67cm 创作年代 1937年作
估价 3,000,000-5,000,000 成交价 RMB 5,75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著录:1.《麒麟画院藏品》第19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2.《十方大千》,第133页,艺术图书公司印行,2015年。
题识:岁丁丑秋九月既望,蜀郡清信士张大千奉为铭三李居士敬造观世音菩萨一区。伏愿凭思胜因,永资福佑。乃至闻名顶礼,获福消灾。
印文: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说明:1.此作大千先生为友人绘制观音祈福,所以落款下方未盖名章,盖在画面右下方,同年为白永吉所作《鱼篮观音》章法与此画相同。
2.此作与近现代书画日场中Lot2201-2292同为“日知斋”主人藏画。
此幅《水月观音》中,观音大士栖岩闲坐,身后一轮圆月为背,慈眉善目,容止若思,展卷一观,祥和之气顿时盎然于画外。画中的线条妩媚中见出力度、粗犷中见出圆润、潇洒中见出雍容,岩石及竹影敷色清雅秀逸,更衬托出观音造像的冰清脱尘之姿。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由于此尊观音之形像,多与水中之月有关,故被称为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
相传,最早绘画水月观音的人是唐代的画家周昉。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录》卷十有周昉在长安胜光寺画了一幅水月观音,画中绘一转圆月把观音团团围住,周围有一片竹林,构图很接近前面的画作。可惜这幅画作已失传,但却很可能是后来绘画者或雕刻者创作水月观音形象的根据。从周昉的画来推测,水月观音流行时代应该在公元八世纪中叶的唐朝。
唐代的水月观音是男性造型,脸上留有胡须。到了宋代以后,水月观音逐渐出现女性造型。元代颜辉的水月观音,背景依然有圆月、湖水、杨柳净瓶以及瀑布,观音却是身披长袍、坐姿忧雅的端庄女性。此时水月观音也完全变身成为女性观音的造型。
在中国民间盛行的女性观音,大多伴随大量灵验传奇、宝卷或朝圣地等,来催化信仰传播,例如白衣观音有白衣宝卷,妙善公主有香山寺等等。唯有水月观音缺乏这类民间文学推波助澜,也因此在宋元以后,水月观音不弱其他女性观音普及与盛行。
“水月观音”素有“东方蒙娜莉莎和维纳斯”之称。最早以中唐画家周昉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所记布呾洛迦山中的观自在菩萨,而妙创水月之体,并在各地很快流传开来,成为后世三十三观音之一。北宋后影响日益扩大,成为后世观音造像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被誉为东方的“蒙那丽莎和维纳斯”,寓意美好吉祥。张大千作为佛教徒,佛教题材是贯穿其一生创作的重要题材,而观音像又是其最喜爱的表现形式。张大千对佛教观音题材的理解自然心存敬畏,另一方面,他的观音画像又多以最令画道人赞赏的仕女画法为之,可谓大胆别创新意,故其笔下的观音,不仅端庄肃穆,令人一见即心生敬意,同时也充满了仕女画般的艺术魅力。
此幅作于1937年,“观音”是张大千常画亦擅画的题材,最喜表现水月观音,多为绘赠好友,或乞福之用。大千一生画观音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期,敦煌之行是其中一个转折点,其前期的观音画像具有唐寅、新罗山人等人的风范,后期受到壁画技法的影响,风格产生较大的差异。此作从开脸、设色、衣纹等方面来看,均代表着大千前期人物画的面貌。画中观音闲坐在岩石上,面相圆润,体态丰腴,姿态随意,神思安详。背光是一轮满月,疏疏朗朗几枝修竹点缀,石台上的净瓶里插着青翠柳枝,泉流于石下,水花激荡。衣薄透体。然后稍施粉黛,纯采淡赭与花青。形象丰硕端庄,颇有唐风。法相飘然出尘,衣纹用笔转折轻灵,设色清新雅致,无论景致抑或人物,均透闪着灵秀之光,堪为大千早年人物画之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