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538 郭诩 虢国夫人夜游图 立轴

虢国夫人夜游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538 作品名称 郭诩 虢国夫人夜游图 立轴
作者 郭诩 尺寸 147×88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8,000,000-28,000,000 成交价 RMB 20,700,000
材质 设色绢本 形制 立轴
著录:
1.《石渠宝笈》三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10册,第1802页,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2.胡敬编《西清札记》第三卷,第1页;
3.福开森编《历代著录画目》,第29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题识:清狂道人泰和郭诩写。
钤印:太和郭仁弘印
鉴藏印: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宝笈三编、嘉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俱臻神妙 笔墨为精——从郭诩《虢国夫人夜游图》看明代院派风格
明代早中时期,钱塘人戴进师承马夏,笔墨恣肆,神韵俱足,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和独特的风格创立了“浙派”,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以地名命名的绘画流派。与此同时与浙派并称的还有以院体人物山水为代表的明代宫廷画派“院派”,浙派与院派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宣德至正德年间,二派同时雄踞画坛,呈双峰之势,代表了当时绘画的主要风格。由于统治者的爱好和倡导,整体社会环境推动了明代画院的发展,此时虽未设置画院机构,但仍组织了大批画家为宫廷服务。宫廷画家的授官主要以圣旨形式直接任命,即所谓的“传奉官”。入诏之后通常先被授予工部营缮所丞或文思院副使,再向锦衣卫系列官职升迁,这样就从地位较低的文官职位开始升到品级较高的锦衣卫官职。宣德以后,宫廷画家不断增多,著名的有谢环、商喜、倪端、李在、石锐、周文靖等,他们的绘画技法全面,师法南宋“院体”,各有特点。成化、弘治之际,宫廷画家主要有以画花鸟着称的林良、吕纪;山水、人物画以周臣、吴伟、王谔等为代表。在明代的宫廷绘画中,无论花鸟、山水还是人物画,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两宋院体画的影子,人物画多以山水及园林景致为衬,在浙派风格的影响之下,衬景也多倾向于粗笔水墨,挺拔豪放,人物的形象古雅,线条带有书法浓、淡、干、湿的变化趣味,题材以古代传说故事或逸闻趣事为主,富有文人格调,画风反映了特有的时代性。院派在此时成为一个跨时代的主要风格,达到了一个顶峰,集合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与社会价值,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绘画关键时期。其中郭诩、杜堇以及徐端本等画家,虽各有面目,但作品中都具有典型的院派风格。
郭诩,字仁宏,号清狂道人,江西泰和人。生于明景泰七年(1456),卒年不详。擅长山水、人物,兼有粗笔和工细两种面貌。郭诩身处浙派画风蔚为潮流的时代,作品中也不免出现“狂”“怪”等的风格特征。成化(1465-1487)征善画者,郭诩应诏入京,宁王朱宸濠试图拉拢,被其婉言辞谢;贵人中常侍萧敬欲得其画,以锦衣卫之职诱其留置于宫中服务,亦被他以“平生不任羁束”的借口谢绝。正是这种不为功名利禄所诱,及不任拘检的生活态度,使享誉儒林的王阳明与之交好,士林领袖李梦阳更是用“居业洁良,不愧逸民”的评语来称赞他的为人。在其上海博物馆藏《杂画册》、湖北文物店藏设色山水卷《江夏四景图》(1514年,59岁)等传世作品中,可见其山水写意以浙派取法,风格豪放,墨气轠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琵琶行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东山携妓图》等人物画则细笔传神绘历史故事。时与江夏吴伟、北海杜堇、姑苏沈周俱以画名,载曰:“天下竞传其画,购之百金”。郭诩传世作品不多,其中经《石渠宝笈》著录仅有三件,分别为《东山携妓图》、《朱子像》及本幅《虢国夫人夜游图》。
本幅绢本设色《虢国夫人夜游图》落款“清狂道人泰和郭诩写”,钤朱文“太和郭仁弘印”长方印一枚,虽未落年款但根据其已知存世作品的钤印规律和笔墨风格,应为其晚年精品之作。整体构图宗法南宋,近取杜堇,为典型院派风格之作。前景突出,远景清淡,既不失浙派的豪迈笔墨,又融入精致苑景人物,设色浓淡相间,是郭诩的重要代表作品。画中靠右而立为虢国夫人,其面部施以明代盛行的“三白法”,朱砂点唇,并用白粉石绿绘碧玉发钗,盛妆之下的虢国夫人体态优美,衣着华丽,眉眼盈盈如若春晖泮水,衣带以石青分染,宛若当风,徐步于湖石碧桃之间。衣纹中锋行笔,细劲流畅,又提按分明富有变化,敷色轻薄。选石绿绘制纹饰,来表现精致刺绣的立体感,整体织物质感柔软华贵。左下仕女二人,一提笼烛,一捧酒罂。衣纹用笔方折,行笔速度也略快,整体罩染朱膘藤黄,除素衣暗纹和领口袖口点染外并无细绘。用来表现相对粗糙的织物质感,贴合人物身份。二人盼顾的交流的眼神使画面故事更为生动有趣,三人于御苑之中,夜赏牡丹。画面中部湖石立于园中,脚下牡丹以没骨法绘,湖石以淡墨挥扫,水墨氤氲,重墨点苔,山石勾皴较随意,多短皴,近似浙派。又中锋湿笔写桃,表现桃木特有的光滑圆润之感。钉头钝笔写枝,点染白粉,以示碧桃微开的早春气象。灯映桃花,人影衣香,一派欢乐安详。本作所绘以虢国夫人为题,史载虢国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三姐, 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因思念姐姐,请求唐玄宗将虢国夫人和杨贵妃的另两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分封三人为虢国、韩国和秦国夫人。曾获得到盛极一时的恩宠,骄奢淫逸,势倾朝野,尤以虢国为甚。虢国夫人丰姿绰约,自恃才貌,扰乱朝纲,至德元年与杨贵妃一并死于安史之乱。《虢国夫人游春图》(传为唐代张萱所绘,原作佚,现宋摹本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也记录了其骄奢出游的场景。苏东坡在《东坡七集》中有题画诗一首:“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全诗前十句以画意为诗,笔墨酣畅;末四句,揭示意图,形象地表现了杨贵妃家族的奢靡生活,不恤国事,显示了讽刺之意。郭诩取材于此,或在映射当时统治阶级荒淫嬉乐的生活,寓有一定的政治讽喻。
本作钤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宝笈、宜子孙“嘉庆五玺”及宝笈三编一方,并无私人鉴藏印记,可见自创作完成后一直为内府所藏。此五玺为嘉庆帝著名的鉴藏类宝玺,相互配套使用,此五玺又加宝笈三编一玺,以示别于续编。主要钤盖于《石渠宝笈三编》著录过的书画作品之上。嘉庆皇帝的这套宝玺是仿自乾隆帝“三希堂精鉴玺”组玺,为鉴别清宫书画收藏最明显的标志之一。翰林院编修胡敬在编修石渠宝笈三编、鉴别懋勤殿书画时,以退值之余,撰《西清剳记》,在其书卷三中亦收录此作。据《石渠宝笈》著录《虢国夫人夜游图》藏于延春阁,延春阁建于乾隆五年,为帝后、妃嫔休憩娱乐之处,皇帝也将各类珍宝书画存放于此。清朝末年,宫廷局势震荡,很多存放于此的珍玩书画被太监偷偷拿出宫变卖,故本作极可能为此时期佚出内府。明代中后期随着吴门画派的崛起,院派绘画逐渐衰落,流传至今的院派绘画稀如星凤,而《虢国夫人夜游图》作为这一承前启后时期的绘画代表作品,流传有序,可谓是填补了院派绘画的重要历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