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284 钜宋广韵五卷

钜宋广韵五卷
拍品信息
LOT号 0284 作品名称 钜宋广韵五卷
作者 -- 尺寸 21×1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85,100,000
材质 形制


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刻本
隋陆法言撰 5册附书匣 纸本
宋版书一直被视为古籍善本中的珍品,被历代藏书家所推崇。在藏书家们眼中,宋版书年代久远,校勘精良,字画如写,兼并文物与文献价值。从南宋末年至今,能够流传的宋版书已经非常有限,目前存世绝大多数宋版书收藏于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各大藏书机构中。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陆馆藏宋版书近3000种,台湾地区约有500种,日本约有600种,此外欧美地区约有30多种,合计约4000种。近年来,拍卖市场偶露真容的宋版书寥寥,而又零本居多,全卷者极为罕见。此本《钜宋广韵》五卷为全本。
五卷本韵书的版本可追溯至隋陆法言之《切韵》五卷。据学界研究,《切韵》非陆法言一人所编,其撰者或曰共同研讨者还有颜之推、魏渊、庐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刘臻、薛道衡等,共收录一万二千一百五十八字。此后,唐天宝十三年,孙愐进一步修订,成《唐韵》五卷。韵书的出版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被历代政府所重,到了北宋初年,官修《新定雍熙广韵》已达一百卷,随后祥符元年之《大宋重修广韵》已收录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言,注一十九万一千六百九十二字。北宋这两部韵书并非都有幸得以流传,《新定雍熙广韵》只记录于《玉海·艺文》等史书中,未见传本,而《大宋重修广韵》五卷即为景德四年崇文院上御《切韵》更名而来。目前传世的《大宋重修广韵》仅日本有存一部。宋刊广韵的另外两个系统即《钜宋广韵》和《广韵》在中国境内有馆藏,分别存于上图与国图。其中《钜宋广韵》系统仅上图存有一部,学界称之为“黄三八郎本《钜宋广韵》”。
与黄三八郎本《钜宋广韵》相较,宋刘仕隆宅刊本《钜宋广韵》与其源流一致,刊刻年代稍晚,但校勘更精。从版式、格局来看,黄三八郎本《钜宋广韵》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行三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镌“己丑建宁府黄三八郎书铺印行”。宋刘仕隆宅刊本《钜宋广韵》每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镌“广韵日前数家虽已雕印,非惟字体不真,抑亦音切讹谬。本宅今将监本较正,的为精当,收书贤士,请认麻沙镇南刘仕隆宅真本”。两本格式极为相近,且均在卷末镌“巨宋广韵入声卷第五”后附《声叠韵法》之后在镌“巨宋广韵第五卷终”。而黄三八郎本中的讹误和异字在刘仕隆本中得到了校勘和纠正。由此可见,黄三八郎本与刘仕隆本当为目前仅见的两部宋刊《钜宋广韵》,二者属一个系统,而刘仕隆本又是黄三八郎本改良的翻刻本,继承了其有点,摒弃了缺点,带有一定的后出转精的优势。
此外,上图馆藏之黄三八郎本卷四为元刊配本,而刘仕隆本均为宋刊,此本一出,可谓补齐缺憾。这两部公藏与私藏的建本可谓展示了“图书之府”的真实面貌。宋时的建宁,书坊林立,麻沙、崇化两地又最为著名。傅增湘在《藏园群书经眼录》中提到黄三八郎本时特意提及其字体刀工,并由此注其为南渡初闵中刊本。今出现之刘仕隆本,不仅为为《广韵》和“建本”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且是探索宋代刻书业的一个新发现。孤本堪珍,洵可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