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012 郑板桥 行书七言联 立轴

行书七言联
拍品信息
LOT号 4012 作品名称 郑板桥 行书七言联 立轴
作者 郑板桥 尺寸 125×24cm×2 创作年代 --
估价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92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题识:移居也算迁乔上,奋翮仍须出谷飞。书似藜村年学长兄先生,板桥弟郑燮。
钤印:郑板桥、丙辰进士、歌吹古扬州
“二百数十年来,人无论男女,年无论老幼,地无论南北,今更推而广之,国无论东西,而不知郑板桥先生之名者,未之有也。先生之书,结体精严,笔力凝重,而运用出之自然,点画不取矫饰,平视其并时名家,盖未见骨重神寒如先生者焉。当其休官卖画,以游戏笔墨博鹾贾之黄金时,于是杂以篆隶,甚至谐称为六分半书,正其嬉笑玩世之所为,世人或欲考其余三分半书落于何处,此甘为古人侮弄而不自知者,宁不深堪悯笑乎?先生之名高,或谓以书画!或谓以诗文,或谓以循绩,吾窃以为俱是而俱非也。盖其人秉刚正之性,而出以柔逊之行,胸中无不可官之事,笔下无不易解之辞,此其所以独绝今古者。”这是启功先生在《我心目中的郑板桥》一文中对郑板桥的评述:“先生之书,结体精严,笔力凝重,而运用出之自然,点画不取矫饰,平视其并时名家,盖未见骨重神寒如先生者焉”。
郑板桥此联,联曰:“移居也算迁乔上,奋翮仍须出谷飞”,内容为励志振奋之意。“书似藜村年学长兄先生,板桥弟郑燮”。钤印:郑板桥、丙辰进士、歌吹古扬州。大字行书,气若蛟龙,自然飞动,谛观此联,自有会意处。
被郑板桥奉为“奇才”的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在其《随园诗话》卷二第二篇云:“丙子九月,余患暑疟,早饮吕医药,至日呋,忽呕逆,头眩不止,家慈抱余起坐,觉血气自胸偾起,性命在呼吸间。忽有同征友赵藜村来访。家人以疾辞。曰:‘我解医理。’乃延入,诊脉看方,笑曰:‘容易。’命速买石膏,加他药投之。余甫饮一勺,如以千钧之石,将肠胃压下,血气全消。未半盂,沉沉睡去,颡上微汗,朦胧中闻家慈啃曰:‘岂非仙丹乎?’睡须臾醒,君犹在坐,问:‘思西瓜否?’曰:‘想甚。’即命买瓜,曰:‘凭君尽量,我去矣。’食片许,如醍醐灌顶,头目为轻。晚便食粥。次日来,曰:‘君所患者,阳明经疟也。吕医误认太阳经,以升麻、羌活二味升提之,将君妄血逆流而上,惟白虎汤可治。然亦危矣!’未几,君归。余送行诗云:‘活我自知缘有旧,离君转恐病难消。’先生亦见赠云:‘同试明光人有几?一时公干鬓先斑。’”录藜村《鸡鸣埭访友》诗后记“赵名宁静,江西南丰人”。
《中医人物词典》(李经纬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出版)有词条介绍:“赵藜村、清医家,江西南丰人,擅治暑证”。《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吴海林、李延沛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也有“赵宁静-别名(字或号):方白;籍贯:江西南丰;生年(公元和历史纪年):公元1706清康熙45年丙戌;卒年(公元和历史纪年):...”的记载,可知赵宁静生于1706年,较袁枚(1716-1798)年长十岁,较郑板桥(1693-1765)年轻十三岁,三人俱为乾隆时期人,袁枚与郑板桥交往为人熟知,赵宁静与袁枚“同征”、“同试”,并有活命之举,郑板桥与赵宁静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完全是有可能的。
联系启功先生文中对郑板桥和袁枚的交往的阐释,讲到“一九六三年在成都四川省博物馆见到一件板桥写的堂幅,是七律一首,款称:“奉赠简斋老先生,板桥弟郑燮。科举时代,入翰林的人,无论年龄大小,都被称老先生,以年龄论,郑比袁还大着二十二岁,这在今日也须解释一下的”。则将此联上款人“藜村年学长兄”定为江西南丰医家赵宁静也就符合情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