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54 溥儒 张廷济 1960年作 净瓶观音·行楷五言联 立轴

净瓶观音·行楷五言联
拍品信息
LOT号 2054 作品名称 溥儒 张廷济 1960年作 净瓶观音·行楷五言联 立轴
作者 张廷济 张廷济 溥儒 尺寸 对联69×16cm×2;画79×41.7cm 创作年代 1960年作
估价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题识】
1.书声欢喜地,华气吉祥云。道光戊子三月,廿二日立夏之候得句,书于清仪阁,叔未廷济。印文:张廷济印、张叔未、新篁里、清仪阁
2.岁在庚子九月,大清宗室溥儒敬写。印文:溥儒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7年秋季拍卖会 中国近现代画 lot1368。

水月观音,就是「世间所绘观水中月之观音」,是佛教三十三观音应身化现之一。相关佛教正典中译为「善能解了空无相愿,善解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境像」或「声闻之身,犹如虚空,焰火响化,如水中月。众生之性,如梦所见。」等等。此中,水、月是「隐喻」化的象征,意指诸多虚幻境地。水月观音观水月,以上阐释均引向佛教修持的 「空性」之境界。
现在流行的水月观音造像,最早可追溯至唐周昉。据《历代名画记》载:周昉「妙创水月之体」。这时的水月观音以《般若心经》、《华严经》和《观音经》等多部经文描述为基础结合唐人对佛教形象的喜好,周氏创作出相对更为自由的观音形象,基本样式为:菩萨半枷于金刚石上,以手抚膝、略微低头,形成舒展优美的思维势,画中伴有水、月、竹元素,观音身侧有净瓶、瓶内插柳枝、流泉、池塘、莲花、花卉、奇石怪山(南海普陀山)、彩云等。这种观音造像也常常被近代大家所描绘,如张大千、溥儒等。
溥儒自幼与佛结缘,早在1905年曾随父母去西山戒台寺居住,后又曾在此住了十几年。他信笃佛法,并常以佛教题材入画,如罗汉、观音等,更以楷书抄写经文,以修养身性。此中最能表现其虔诚之处,莫过在生母去世后「刺血写心经」的实例。可以说,凡溥儒之佛教题材绘画必为倾心之作,此中尤以观音造像为独特,观音造像中又以「水月观音」为最。
此件《净瓶观音 · 行楷五言联》即为传统水月观音的典型式样。仔细观察,作者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自己的艺术处理:如将莲花、彩云等略去,以纯水墨完成,观音以白描表现,整体更为素简纯净;又如将竹的因素缩减到最小,仅在金刚石底座疏稀几簇,将金刚石变形为山的形状,或者说将金刚石座与南海普陀山融为一体,亦石亦山,矗立在泉流水之上。而不能缺少的净瓶以浓墨描绘,放在了最为突出的位置。左侧古树苍天,在继承传统样式的同时也在构图上稳定了左右平衡。
在用笔上也上追唐宋,山石大快的突出造型和皴染的斧劈皴皆有南宋的影子,而菩萨造型所用的兰叶描,也可体会到吴道子用线之妙。作品结构上,观音背后超大的北光圈与画面相切,不仅在结构上稳定了它所包围的观音像,也让人物气场和能量得到放大,如皓月升起,亦似超越画面的宇宙力量,普度众生。
溥儒此水月观音像,笔净墨妙,心诚意定,是洗涤自我内心的过程,是修行放空的历程。水墨运笔与佛境结合,笔墨融汇,墨形两忘,一心向佛。佐以张廷济楷书联:「书声欢喜地,华气息吉祥云」书画一体,更称绝妙。